测量方法、测量装置、测量系统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07842发布日期:2023-10-29 06:0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测量方法、测量装置、测量系统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测量方法、测量装置、测量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铁路桥的结构性能调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列车设为移动载荷列,将桥梁设为单跨梁,将列车行驶时的铁路桥的动态响应的理论分析模型公式化,并且,测定列车行驶时的桥梁的加速度,根据加速度的数据通过逆向分析法推测理论分析模型的未知的参数。更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性能调查方法中,向理论分析模型导入误差项来定义概率模型,将以未知的参数为已知条件时生成加速度数据的同时发生概率和未知的参数的先验概率密度函数代入通过贝叶斯定理得到的数学式而确定将加速度数据作为已知条件时的未知参数的同时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并反映出推测出的参数及该参数的不确定性而评价铁路桥的结构性能。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31187号公报

3、若将设置于桥梁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的加速度数据经由通信网络发送至主机,则数据通信量变得庞大,因此,优选为由设置于加速度传感器附近的测量装置获取加速度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数据处理后的测量数据发送至主机的方式。通过这样的系统构成,能够削减数据通信量而实现作为系统整体的成本降低。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性能调查方法这样根据加速度数据通过逆向分析法推测理论分析模型的未知的参数的方法中,计算量非常大,因此需要性能高且高价的测量装置,作为系统整体难以实现充分的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涉及的测量方法的一方式包括:

2、位移数据生成工序,根据从观测结构物的观测点的观测装置输出的数据生成第一位移数据,所述第一位移数据基于作为相对于在所述结构物移动的移动体的多个部位对所述观测点的作用的响应的物理量;

3、观测信息生成工序,生成包含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结构物的进入时刻及退出时刻的观测信息;

4、车辆挠曲量计算工序,根据所述结构物的挠曲的近似式、所述观测信息以及预先制作的包含所述移动体的尺寸及所述结构物的尺寸的环境信息,算出所述移动体的各所述车辆引起的所述结构物的挠曲量;

5、车辆进入退出时刻计算工序,根据所述观测信息和所述环境信息算出所述移动体的各车辆相对于所述结构物的进入时刻及退出时刻;

6、时间区间计算工序,算出各时间区间,所述各时间区间通过将所述各车辆相对于所述结构物的所述进入时刻及所述退出时刻按时刻顺序重新排列后的多个时刻分割;

7、时间区间位移计算工序,算出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第一位移数据的振幅量;

8、时间区间挠曲量计算工序,算出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各车辆引起的所述结构物的所述挠曲量的振幅量;以及

9、加权系数计算工序,设定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各车辆引起的所述结构物的所述挠曲量的所述振幅量与相对于所述各车辆的加权系数之积的和与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第一位移数据的所述振幅量相等,算出相对于所述各车辆的所述加权系数。

10、本发明涉及的测量装置的一方式包括:

11、位移数据生成部,根据从观测结构物的观测点的观测装置输出的数据生成第一位移数据,所述第一位移数据基于作为相对于在所述结构物移动的移动体的多个部位对所述观测点的作用的响应的物理量;

12、观测信息生成部,生成包含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结构物的进入时刻及退出时刻的观测信息;

13、车辆挠曲量计算部,根据所述结构物的挠曲的近似式、所述观测信息以及预先制作的包含所述移动体的尺寸及所述结构物的尺寸的环境信息,算出所述移动体的各所述车辆引起的所述结构物的挠曲量;

14、车辆进入退出时刻计算部,根据所述观测信息和所述环境信息算出所述移动体的各车辆相对于所述结构物的进入时刻及退出时刻;

15、时间区间计算部,算出各时间区间,所述各时间区间通过将所述各车辆相对于所述结构物的所述进入时刻及所述退出时刻按时刻顺序重新排列后的多个时刻分割;

16、时间区间位移计算部,算出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第一位移数据的振幅量;

17、时间区间挠曲量计算部,算出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各车辆引起的所述结构物的所述挠曲量的振幅量;以及

18、加权系数计算部,设定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各车辆引起的所述结构物的所述挠曲量的所述振幅量与相对于所述各车辆的加权系数之积的和与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第一位移数据的所述振幅量相等,算出相对于所述各车辆的所述加权系数。

19、本发明涉及的测量系统的一方式具备:

20、所述测量装置的一方式;以及

21、观测所述观测点的所述观测装置。

22、本发明涉及的测量程序的一方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工序:

23、位移数据生成工序,根据从观测结构物的观测点的观测装置输出的数据生成第一位移数据,所述第一位移数据基于作为相对于在所述结构物移动的移动体的多个部位对所述观测点的作用的响应的物理量;

24、观测信息生成工序,生成包含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结构物的进入时刻及退出时刻的观测信息;

25、车辆挠曲量计算工序,根据所述结构物的挠曲的近似式、所述观测信息以及预先制作的包含所述移动体的尺寸及所述结构物的尺寸的环境信息,算出所述移动体的各所述车辆引起的所述结构物的挠曲量;

26、车辆进入退出时刻计算工序,根据所述观测信息和所述环境信息算出所述移动体的各车辆相对于所述结构物的进入时刻及退出时刻;

27、时间区间计算工序,算出各时间区间,所述各时间区间通过将所述各车辆相对于所述结构物的所述进入时刻及所述退出时刻按时刻顺序重新排列后的多个时刻分割;

28、时间区间位移计算工序,算出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第一位移数据的振幅量;

29、时间区间挠曲量计算工序,算出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各车辆引起的所述结构物的所述挠曲量的振幅量;以及

30、加权系数计算工序,设定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各车辆引起的所述结构物的所述挠曲量的所述振幅量与相对于所述各车辆的加权系数之积的和与所述各时间区间的所述第一位移数据的所述振幅量相等,算出相对于所述各车辆的所述加权系数。



技术特征:

1.一种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13.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4.一种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1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工序的测量程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测量方法、测量装置、测量系统以及存储介质。提供能够通过计算量比较小的处理高精度地算出在结构物移动的移动体的各车辆的重量相关的系数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包括如下工序:根据结构物的观测点的数据算出第一位移数据;生成观测信息;算出移动体的各车辆引起的结构物的挠曲量;算出各车辆相对于结构物的进入时刻及退出时刻;算出通过将进入时刻及退出时刻按时刻顺序重新排列后的多个时刻分割的各时间区间;算出各时间区间的第一位移数据的振幅量;算出各时间区间的挠曲量的振幅量;设定各时间区间的挠曲量的振幅量与相对于各车辆的加权系数之积的和与各时间区间的第一位移数据的振幅量相等,算出加权系数。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祥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