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42297发布日期:2023-12-02 05:1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测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高温计在线材产线上不可缺少的检测装置,高温计一般沿产线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的高温计需要间隔一定的距离。高温计的作用是测量高速通过的线材的温度,从而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但是目前的在线红外高温计在线材产线上的运用存在着以下难点:高温计经常因振动导致检测探头位移,检测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产品质量;轧机线高温计出现明显位移时,因现场拉速较快温度较高难以马上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处理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常规的高温计采用螺丝固定,调试步骤繁琐,处理所需时间较长;轧机线上高温计数量较大,安装距离较远,处理过程比较费时。高温计的位移一般是导致测温点左右或上下方向的位移,这是由于高温计是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架上,高温计与安装架并不是一体的结构,频繁的振动会导致高温计在安装架上发生移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红外高温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观察测温点是否发生移动,使红外测温探头移动复位,缩短了红外测温探头的维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包括移动控制模块、基座、横向移动机构、摄像头和红外测温探头,所述基座固定设置于平面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电机、横向丝杆驱动装置和连接架,所述横向电机与横向丝杆驱动装置连接,且均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连接架的底端与横向丝杆驱动装置的丝杆螺母连接,所述探头安装座与连接架的顶端连接,所述红外测温探头和所述摄像头均设置于探头安装座上,其中,所述摄像头位于红外测温探头的前端下方,所述横向电机与移动控制模块连接。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设置横向导向杆,所述横向导向杆处于横向丝杆移动装置外,且与横向丝杆移动装置的丝杆螺杆平行,所述连接架的底端与横向导向杆滑动连接。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是四棱台结构,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同时与横向丝杆移动装置及横向导向杆连接,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与探头安装座连接。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还具有位置检测机构,所述位置检测机构包括接近开关和横移气缸,所述横移气缸设置于基座上,所述接近开关设置于横移气缸的活塞杆外端,所述接近开关的移动方向与连接架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架侧面设置检测挡片,所述接近开关靠近检测挡片,所述接近开关与移动控制模块连接。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检测挡片之间的检测距离为1-5mm。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移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移气缸分别设置于检测挡片的正背面外,两个所述横移气缸前端的接近开关均靠近检测挡片。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头安装座包括连接板、旋转电机和旋转齿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上,所述旋转电机的传动轴处于水平面,所述旋转齿轮套设于旋转电机的传动轴外,由旋转电机驱动旋转齿轮轴向转动,连接板设置有便于旋转齿轮穿过的缺口,所述旋转齿轮的齿面向外延伸设置安装板,所述红外测温探头及所述摄像头设置于安装板上,所述旋转电机与移动控制模块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电机的传动轴处还设置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移动控制模块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头安装座还包括齿轮安装架及定位齿轮,所述齿轮安装架设置于连接板的底面,所述定位齿轮与所述齿轮安装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定位齿轮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所述定位齿轮与所述齿轮安装架连接处设置扭簧。

12、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探头的手动调整,具体步骤如下:

13、横向丝杆驱动装置沿轧机线平行的方向设置于轧机线外,红外测温探头朝向轧机线;

14、当工作人员对红外测温探头检测到的温度产生质疑时,通过摄像头观察测温点是否发生偏移,在确定测温点发生偏移后,通过移动控制模块启动横向电机,使红外测温探头横向左移或横向右移;

15、在连接架停止横移后,通过移动控制模块启动旋转电机,使红外测温探头向上转动或向下转动,直至红外测温探头的测温点移动至要求的区域内;

16、其中,在红外测温探头横移或上下转动过程中,通过摄像头观察测温点,以及通过红外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数据判断测温点是否移动至要求的区域内;

17、具体的,在红外测温探头横移过程中,将该过程测得温度最高点的位置作为连接架稳定的位置,在红外测温探头上下转动过程中,将该过程测得温度最高点的位置作为旋转齿轮稳定停留的位置;

18、其中,在红外测温探头横向移动过程中,横移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接近开关远离连接架侧面的检测挡片,避免阻碍连接架的移动,在连接架停止移动后,横移气缸再次控制接近开关靠近检测挡片,接近开关与检测挡片之间存在检测距离。

19、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具有对红外测温探头位置进行调整的作用,红外测温探头通过横向移动机构实现移动,当对检测温度产生质疑时,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观察测温点是否发生移动,如果发生了移动,则可以使红外测温探头移动复位,缩短了红外测温探头的维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控制模块、基座(1)、横向移动机构、摄像头(14)和红外测温探头(11),所述基座(1)固定设置于平面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电机(3)、横向丝杆驱动装置(2)和连接架(4),所述横向电机(3)与横向丝杆驱动装置(2)连接,且均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连接架(4)的底端与横向丝杆驱动装置(2)的丝杆螺母连接,所述探头安装座与连接架(4)的顶端连接,所述红外测温探头(11)和所述摄像头(14)均设置于探头安装座上,其中,所述摄像头(14)位于红外测温探头(11)的前端下方,所述横向电机(3)与移动控制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横向导向杆(5),所述横向导向杆(5)处于横向丝杆移动装置外,且与横向丝杆移动装置的丝杆螺杆平行,所述连接架(4)的底端与横向导向杆(5)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是四棱台结构,所述连接架(4)的底部同时与横向丝杆移动装置及横向导向杆(5)连接,所述连接架(4)的顶部与探头安装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检测机构,所述位置检测机构包括接近开关(7)和横移气缸(6),所述横移气缸(6)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接近开关(7)设置于横移气缸(6)的活塞杆外端,所述接近开关(7)的移动方向与连接架(4)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架(4)侧面设置检测挡片(8),所述接近开关(7)靠近检测挡片(8),所述接近开关(7)与移动控制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开关(7)与所述检测挡片(8)之间的检测距离为1-5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气缸(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移气缸(6)分别设置于检测挡片(8)的正背面外,两个所述横移气缸(6)前端的接近开关(7)均靠近检测挡片(8)。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安装座包括连接板(12)、旋转电机(9)和旋转齿轮(10),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连接架(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9)固定设置于连接板(12)上,所述旋转齿轮(10)套设于旋转电机(9)的传动轴外,由旋转电机(9)驱动旋转齿轮(10)轴向转动,所述旋转齿轮(10)的齿面向外延伸设置安装板(13),所述红外测温探头(11)及所述摄像头(14)设置于安装板(13)上,所述旋转电机(9)与移动控制模块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9)的传动轴处还设置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移动控制模块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安装座还包括齿轮安装架(15)及定位齿轮(16),所述齿轮安装架(15)设置于连接板(12)的底面,所述定位齿轮(16)与所述齿轮安装架(15)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定位齿轮(16)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所述定位齿轮(16)与所述齿轮安装架(15)连接处设置扭簧。

10.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在线式红外高温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移动控制模块、基座、横向移动机构、摄像头和红外测温探头,所述基座固定设置于平面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电机、横向丝杆驱动装置和连接架,所述横向电机与横向丝杆驱动装置连接,且均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连接架的底端与横向丝杆驱动装置的丝杆螺母连接,所述探头安装座与连接架的顶端连接,所述红外测温探头和所述摄像头均设置于探头安装座上,其中,所述摄像头位于红外测温探头的前端下方,所述横向电机与移动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观察测温点是否发生移动,使红外测温探头移动复位,缩短了红外测温探头的维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波,李怀新,骆文文,邓军平,谢经勇,郭建华,赵海龙,张小华,陈斌,李志彬,车海荣,罗佩娜,张俊,黄福伟,陈佳伟,叶小兵,黄穗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