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22940发布日期:2023-08-14 16:3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液舱的气压试验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1、为了证实船舶液舱的水密完整性、液舱结构的合适性以及船舶结构/舾装件的风雨密完整性,需进行船体密性试验。密性试验包括角焊缝气压试验、抽真空实验和液舱气压试验。由于角焊缝气压试验对船舶结构施工提出很高的装配、烧焊需求,容易因气路不通无法检查。抽真空试验的通用性差,普通工装无法覆盖有角度及线型位置。因此,通常要在液舱内进行液舱气压试验,具体过程为向密闭液舱内注入压缩空气,并达到规定的压力和持续的时间后,通过向被检验的焊缝表面喷涂检验液(如用肥皂溶液时,在0℃以下应加热),检查焊缝渗透情况,可以在分段、总组或者搭载阶段在船坞内进行,但需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并形成密闭液舱。

2、随着对液化气船的不断研发迭代,目前液舱区域的双壳舷侧通常采用上下连通压载舱的结构形式,即顶部压载舱、舷侧压载舱、底部边压载舱和双层底压载舱上下连通。相比于独立的压载舱,上下连通压载舱可以简化压载系统管系。但针对上下连通压载舱开展的液舱气压试验,通常是在压载舱和液罐全部合拢完毕,再对这个整体的密闭液舱进行液舱气压试验。由于液罐已经吊装在液舱内,加上液罐与船体之间有大量结构(包括但不局限有隔热绝缘层和防横摇结构),导致罐体与货舱舷侧内壳板间距离仅有大约700mm的狭小空间,上述试验过程中一旦发现渗透问题,就需要人员进入狭小空间内施工,施工作业困难,另外液罐表面隔热绝缘辅料属于易燃物品,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3、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新型的适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液舱气压试验方法中一旦发现渗透问题,就需要人员进入狭小空间内施工,施工作业困难,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提供了一种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所述压载舱包括顶部压载舱、舷侧压载舱和底部压载舱,所述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在液舱区域搭载并合拢底部压载舱和舷侧压载舱,在合拢后的舷侧压载舱的端部布置分段搭接头;

4、靠近分段搭接头在舷侧压载舱内布置平台结构,将平台结构铺设在舷侧压载舱内并与舷侧压载舱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平台结构使舷侧压载舱和底部压载舱围成一个闭合的舷侧底压载舱总段,所述平台结构上设有通道孔和多个流水孔;

5、利用密封工装封堵流水孔,利用道门盖密封通道孔,部分所述道门盖上设有进气管、进气阀和压力表;

6、通过进气管向舷侧底压载舱总段内注入压缩空气,使舷侧底压载舱总段内气压升到预设值后再关闭进气阀,观察压力表并保持预设时间以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再将气压降到试验气压;

7、对平台结构以下的焊缝喷涂肥皂液进行检查,包括所有边界焊缝和管子穿舱件焊缝;

8、气压试验结束后,将舷侧底压载舱总段内压力完全释放,并拆下密封工装和道门盖;

9、对平台结构以下的舷侧底压载舱总段进行油漆作业,油漆作业后再依次吊装液罐、安装顶部压载舱和全宽甲板总段;

10、再对液舱进行整舱气压试验,检测平台结构以上的焊缝。

11、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利用道门盖密封通道孔包括:

12、在平台结构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座圈,所述座圈与所述通道孔的边缘保持预设距离搭接在平台结构的上表面;

13、沿座圈周向在座圈上均匀开设螺栓孔,并在螺栓孔内安装可拆卸的第一螺栓;

14、在座圈的上表面布置一层第一橡胶片;

15、在所述第一橡胶片上布置道门盖,所述座圈、第一橡胶片及道门盖从下到上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最后再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密封。

1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利用密封工装封堵流水孔包括:

17、所述密封工装包括方板、第二螺栓、第二橡胶片、压紧方块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橡胶片固定在所述方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螺栓竖直布置在所述方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压紧方块通过第二螺母可活动设置在第二螺栓上;

18、在所述平台结构的下方,将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流水孔使所述方板覆盖在流水孔上,所述方板的边长大于流水孔的内径;

19、在所述平台结构的上方,在第二螺栓上安装压紧方块,再安装并拧紧第二螺母,使方板、第二橡胶片与平台结构的下表面紧密贴牢,以封堵流水孔。

20、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拆下道门盖还包括:

21、拆下第一螺母、第一螺栓和第一橡胶片,保留所述座圈并将所述座圈上的螺栓孔电焊封堵。

22、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板四周边缘开预设深度和角度为45°的坡口,所述第二橡胶片与所述方板在所述坡口处通过胶水连接。

2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舷侧底压载舱总段的艏艉处分别布置水密横舱壁,在底部压载舱分段的远离舷侧压载舱端布置水密纵桁板。

2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平台结构的上表面烧焊座圈。

2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通过平台结构使舷侧压载舱和底部压载舱围成一个闭合的舷侧底压载舱总段包括,将舷侧底压载舱总段上的所有临时工艺孔和管子开孔均封堵起来。

2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流水孔在所述平台结构上均匀开设,所述流水孔距离船体结构边缘净空为50mm。

2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座圈与所述通道孔的边缘保持10mm的距离,搭接的单边宽度为60mm。

28、本申请中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具有的有益效果:

29、通过科学设计船舶货舱舷侧平台结构形式,设置多个通用大小流水孔,设计了可重复使用专用密封工装,有效使用船体密性工装,有效确保了货舱区域舷侧的密性试验工序前移,进而确保了货舱区域施工完整性,避免了狭小空间施工,确保了船舶建造安全,进而确保了货舱区域涂装完整性,同时满足了各工序交叉作业需求,有利于缩短码头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所述压载舱包括顶部压载舱、舷侧压载舱和底部压载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道门盖密封通道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密封工装封堵流水孔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下道门盖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板四周边缘开预设深度和角度为45°的坡口,所述第二橡胶片与所述方板在所述坡口处通过胶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舷侧底压载舱总段的艏艉处分别布置水密横舱壁,在底部压载舱分段的远离舷侧压载舱端布置水密纵桁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平台结构的上表面烧焊座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平台结构使舷侧压载舱和底部压载舱围成一个闭合的舷侧底压载舱总段包括,将舷侧底压载舱总段上的所有临时工艺孔和管子开孔均封堵起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流水孔在所述平台结构上均匀开设,所述流水孔距离船体结构边缘净空为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与所述通道孔的边缘保持10mm的距离,搭接的单边宽度为60mm。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上下连通压载舱的液舱气压试验方法,通过科学设计船舶货舱舷侧平台结构形式,设置多个通用大小流水孔,设计了可重复使用密封工装和道门盖,有效使用船体密性工装,有效确保了货舱区域舷侧的密性试验工序前移,进而确保了货舱区域施工完整性,避免了狭小空间施工,确保了船舶建造安全,进而确保了货舱区域涂装完整性,同时满足了各工序交叉作业需求,有利于缩短码头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袁敬平,周清华,叶丽先,苏晓鸣,黄逸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