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73806发布日期:2023-08-30 21:3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汽车测试领域,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座椅的功能追求多向调节,针对座椅试验过程中验证座椅行程需要使用非系统的刻度尺进行测量,对于靠背角度进行贴点连线,记录两条线的位置角度后做差值进行记录,以上测量方法十分繁杂,且存在较大误差,为试验验证带来的人力及成本上的资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包括:

2、沿着待测量座椅的坐垫深度方向平置测量机构至所述坐垫的芯部上,使得所述测量机构的前后边界处的定位标记与所述坐垫的中心线重合;

3、所述测量机构中的位置识别球记录所述待测量座椅的初始位置数据;

4、当测量滑轨行程时,移动所述待测量座椅至前端和后端的滑轨极限位置,所述位置识别球记录滑轨的两个极限位置的滑轨极限位置数据,所述两个滑轨极限位置数据的差值即为所述滑轨行程;

5、当测量高度行程时,移动所述待测量座椅至高端和低端的高度极限位置,所述位置识别球记录两个高度极限位置的高度极限位置数据,所述两个高度极限位置数据的差值即为所述高度行程;

6、所述测量机构中的坐垫角度识别器记录所述待测量座椅的坐垫初始角度;

7、当测量所述座垫的角度行程时,调整所述坐垫的角度至最大和最小两个坐垫角度极限位置,所述坐垫角度识别器记录坐垫角度的两个极限位置的坐垫角度极限位置数据,所述两个坐垫角度极限位置数据的差值即为所述座垫的角度行程;

8、当测量靠背角度行程时,调整所述靠背的角度至最大和最小两个靠背角度极限位置,靠背角度识别器记录靠背角度的两个极限位置的靠背角度极限位置数据,所述两个靠背角度极限位置数据的差值即为所述靠背的角度行程。

9、可选地,所述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还包括:

10、所述测量机构的前后边界处的定位标记与所述坐垫的中心线重合之后,摄像头拍照记录所述待测量座椅的状态。

11、可选地,当所述滑轨极限位置数据稳定时间达到3秒之后,再读取所述滑轨极限位置数据;

12、当所述高度极限位置数据稳定时间达到3秒之后,再读取所述高度极限位置数据;

13、当所述坐垫角度极限位置数据稳定时间达到3秒之后,再读取所述坐垫角度极限位置数据;

14、当所述靠背角度极限位置数据时间达到3秒之后,再读取所述靠背角度极限位置数据。

15、可选地,当测量靠背角度行程时,调整所述靠背的角度至最小靠背角度极限位置之后,检查所述靠背的表面与所述靠背角度识别器之间是否有多余压限量;

16、当有多余压限量时,调节所述靠背角度识别器以消除消除所述多余压限量。

17、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行程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坐垫角度识别器、位置识别球、靠背角度识别器;

18、所述坐垫角度识别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配置为当测量座垫的角度行程时,所述坐垫角度识别器记录坐垫角度的两个极限位置的坐垫角度极限位置数据;

19、所述位置识别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配置为当测量滑轨行程时,所述位置识别球记录两个滑轨极限位置的滑轨极限位置数据;

20、所述靠背角度识别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配置为当测量靠背的角度行程时,所述靠背角度识别器记录两个靠背角度极限位置的靠背角度极限位置数据。

21、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连杆;

22、所述坐垫角度识别器、位置识别球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靠背角度识别器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

23、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可随着所述连杆以所述连杆与所述下壳体的枢接点为中心自由开合。

24、可选地,汽车座椅行程测量装置还包括:

25、坐垫角度识别显示屏,配置为显示坐垫角度行程数据;

26、位移显示屏,配置为显示滑轨行程数据;

27、靠背角度显示屏,配置为显示靠背角度行程数据。

28、可选地,汽车座椅行程测量装置还包括:靠背角度识别器支架、电源按键、充电接口及摄像头;

29、所述靠背角度识别器支架设置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且所述靠背角度识别器支架配置为支撑所述靠背角度识别器;

30、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配置为拍照记录待测量座椅的状态;

31、所述电源按键、所述充电接口均设置在在所述下壳体上,并连接中央处理器。

32、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

33、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测量汽车座椅行程的便捷机构适用于可调节的汽车前排座椅或后排座椅;可用于测量机构本身在整椅上定位;通过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识别座椅极限位置差异,测算出座椅上下、前后调节行程;通过角度传感器感知座垫及靠背角度的变化,测算出调节行程;机构小巧便携,易于操作,能实现快速测量座椅行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轨极限位置数据稳定时间达到3秒之后,再读取所述滑轨极限位置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测量靠背角度行程时,调整所述靠背的角度至最小靠背角度极限位置之后,检查所述靠背的表面与所述靠背角度识别器之间是否有多余压限量;

5.一种汽车座椅行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坐垫角度识别器、位置识别球、靠背角度识别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行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连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行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座椅行程测量装置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行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座椅行程测量装置还包括:靠背角度识别器支架、电源按键、充电接口及摄像头;

9.一种汽车座椅行程测量电子设备,包括外部存储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行程测量方法包括:移动待测量座椅至前端和后端的滑轨极限位置,两个滑轨极限位置数据的差值即为滑轨行程;移动待测量座椅至高端和低端的高度极限位置,两个高度极限位置数据的差值即为高度行程;调整坐垫的角度至最大和最小两个坐垫角度极限位置,两个坐垫角度极限位置数据的差值即为座垫的角度行程;调整靠背的角度至最大和最小两个靠背角度极限位置,两个靠背角度极限位置数据的差值即为靠背的角度行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适用于可调节的汽车前排座椅或后排座椅;通过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识别座椅极限位置差异,测算出座椅上下、前后调节行程;通过角度传感器感知座垫及靠背角度的变化,测算出调节行程。

技术研发人员:张馨,齐丹,宋庆贺,裴展巍,金殿超,马红建,温泉,宋子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