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58300发布日期:2023-10-26 07:4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测试,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1、电压与电流的测量操作,是电力工程测量、电力科学研究和电力生产工作中操作频率最多的基本测量操作。电流的测量操作通过“钳形电流互感器”已经实现了在绝缘导线上“直接”进行电流测量,给电力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目前两个绝缘导体之间电压的测量方式是利用纳米技术或高强度铜合金技术,这种测量方式对生产制造过程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实际操作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在高压测量中很可能带来漏电和触电等安全隐患。

2、低压配电线路均是使用的绝缘导线,经常需要测量绝缘导线间的电压,以免因火线与零线发生错误而造成严重事故,或因电压大小未知而导致电力的非正常使用。但是目前的电压表要想测量出绝缘导线的电压是不可能的。在电力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测量绝缘导体间的电压,常常需要通过仪器仪表测量出电压数值来确定电功率、(最大)需量、电能量等的大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与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包括输入测量模块与处理输出模块;

4、所述输入测量模块包括电场强度传感器及封装体;

5、所述封装体为由电介质浇铸封装形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电场强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封装体的中部;

6、所述封装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弧形沟槽,每个弧形沟槽内均设置有多个吸盘,所述弧形沟槽及吸盘用于供待测的绝缘导线放入并固定;

7、所述处理输出模块包括外壳以及经过集成后固定封装在外壳内部的cpu、误差修正器、存储器、数字信号输出器及电压显示器;

8、所述输入测量模块的电场强度传感器与处理输出模块的cpu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体及吸盘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10、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且包括如下步骤:

11、s1,在实验室阶段,根据待测的绝缘导线种类确定对应的修正算法,并将相关数据存储在处理输出模块的存储器内;

12、s2,将两根待测绝缘导线分别放置在封装体两侧的弧形沟槽内;

13、s3,通过电场强度传感器将两根待测绝缘导线之间的电场强度转换为低电压输出,获取电压的初始测量值;

14、s4,误差修正器根据预存的待测绝缘导线对应的修正算法,对初始测量值进行修正;

15、s5,数字信号输出器及电压显示器分别对修正后的测量值进行对外输出通讯及电压显示。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7、s11,在实验室阶段,将两根实验用绝缘导线分别放置在封装体两侧的弧形沟槽内,并施加电压,获取电场强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即初始测量值,若被测绝缘导线的绝缘层材质与封装体材质相同,则进入步骤s12a,若被测绝缘导线的绝缘层材质与封装体材质存在差异,则进入步骤s12b;

18、s12a,将两根待测绝缘导线之间的电场视为恒定电场,则被测电压与电场强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成正比,确定比例系数的大小,基于此建立对应的修正算法;

19、s12b,改变施加电压的大小,测得足够多的初始测量值与施加的电压真实值之间的对应数据,拟合二者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此建立对应的修正算法。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b中,拟合初始测量值与电压真实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将二者间关系拟合为分段的线性关系,并建立对应的修正算法。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在绝缘导线上直接测量电压,极大地方便了电力工程测量、电力科学研究和电力生产工作,交、直流皆可使用;且测量准确度高、安全性高、体积小、功耗小、成本低、可靠性高、测量灵活。



技术特征:

1.一种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测量模块与处理输出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2)及吸盘(6)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3.一种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且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b中,拟合初始测量值与电压真实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将二者间关系拟合为分段的线性关系,并建立对应的修正算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导体间电压检测系统与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输入测量模块与处理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测量模块包括电场强度传感器及封装体;所述封装体为由电介质浇铸封装形成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电场强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封装体的中部;所述封装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弧形沟槽,每个弧形沟槽内均设置有多个吸盘,所述弧形沟槽及吸盘用于供待测的绝缘导线放入并固定;所述处理输出模块包括外壳以及经过集成后固定封装在外壳内部的CPU、误差修正器、存储器、数字信号输出器及电压显示器;所述输入测量模块的电场强度传感器与处理输出模块的CPU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胜,申成继,柳睿,陶建武,高镜宇,宋润泽,李瑞京,曹景瑄,齐浩宇,胡子怡,刘琦,李开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