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及其系统

文档序号:35893446发布日期:2023-10-28 21:1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及其系统

本发明涉及蓝藻监测的,尤其涉及一种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1、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2、现有的蓝藻量检测往往通过bbe技术完成,但是,而且很多集成在河湖联通河道的浮台上,现有技术中,检测机构的检测头直接深入河水内侧,此种检测方式,流动的河水带来一些漂浮物,会附着在探测头上,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5、架体,其用于定位监测装置;

6、检测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上;

7、驱动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上,用于提供动力;

8、容器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架体上的安置架、滑移设于所述安置架上的检测皿部件,以及设于所述检测皿部件上的受力部件;以及,

9、传动机构,包括能够随所述驱动机构转动的转动部件,以及设于所述传动部件和受力部件之间的动力传输部件。

10、作为本发明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置架上设有连接扣环,所述安置架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安置架于通槽的内侧固定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检测皿部件包括其中一个端部设有开口的皿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皿体另外一个端部的皿座,以及固定于所述皿座上且滑移套接于安装轴外侧的套接块;所述套接块与复位弹簧抵触。

11、作为本发明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受力部件包括设于皿座上的延伸构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延伸构件上的受力柱;所述动力传输部件包括与安置架滑移连接的滑移件、设于所述滑移件一端且与所述转动部件相连的接触件,以及设于所述滑移件和受力柱之间的推动件。

12、作为本发明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连接内环,能够随所述连接内环同步转动的传动外环,以及设于所述传动外环和连接内环之间的端部环;所述传动外环用于将动力传递至动力传输部件。

13、作为本发明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端部环上开设有驱动槽口;所述接触件包括与滑移件相连的滑杆,以及设于所述滑杆端部的驱动头;所述驱动头能够进入驱动槽口的内侧,所述驱动头位于驱动槽口内侧时,所述连接内环转动时,能够推动驱动头。

14、作为本发明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置架上还开设有通孔,且于所述通孔的对应位置设有对应管;所述滑移件包括贯通通孔和对应管的滑柱,以及固定于所述滑柱外侧的导向块;所述推动件包括固定于滑柱上的随动架、设于所述随动架上的推动构件,以及开设于所述推动构件上的贯穿槽;所述受力柱延伸且贯通所述贯穿槽。

15、作为本发明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外环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导向槽,以及连通多组所述导向槽的连通槽;所述推动件还包括固定于驱动头外部的导向受力构件。

16、作为本发明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自锁机构;其包括,

17、锁定盘,其设于所述架体上;

18、抵触部,其设于所述随动架上;

19、锁定部,其设于所述随动架上,能够和锁定盘卡合;

20、推动弹簧;其设于所述抵触部和对应管之间;

21、所述传动外环于连通槽的内侧固定有解锁块。

22、作为本发明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定盘具有抵触面,所述锁定盘上固定有卡合锁定部的定位构件,以及与所述抵触部位置对应的定位槽;

23、所述解锁块上设有第一导向面,其一端向延伸至所述导向槽,另一端延伸至驱动槽口;所述锁定盘上于定位槽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的端部设有连接过渡槽和抵触面的第二导向面。

24、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系统,包括上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还包括,

25、浮台,其设于水面上,用于提供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

26、控制单元,其设于所述浮台上,与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电连接,用于间歇性的控制监测装置进行取样工作;

27、数据存储单元,与所述检测机构电连接,用于记录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数据。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检测皿部件能够将河水取出,且随着安置架的转动,能够件检测皿部件输送至检测机构的对应位置,通过检测机构对检测皿部件中的河水进行蓝藻量取样检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检测头直接伸入至河水内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架(401)上设有连接扣环(401a),所述安置架(401)上开设有通槽(401b),所述安置架(401)于通槽(401b)的内侧固定有安装轴(401c),所述安装轴(401c)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401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件(403)包括设于皿座(402b)上的延伸构件(403a),以及固定于所述延伸构件(403a)上的受力柱(403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501)包括和驱动机构(300)传动连接的连接内环(501a),能够随所述连接内环(501a)同步转动的传动外环(501b),以及设于所述传动外环(501b)和连接内环(501a)之间的端部环(501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环(501c)上开设有驱动槽口(501c-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架(401)上还开设有通孔(401e),且于所述通孔(401e)的对应位置设有对应管(401f);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外环(501b)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导向槽(501b-1),以及连通多组所述导向槽(501b-1)的连通槽(401b);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机构(600);其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盘(601)具有抵触面(601a),所述锁定盘(601)上固定有卡合锁定部(603)的定位构件(601b),以及与所述抵触部(602)位置对应的定位槽(601c);

10.一种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其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联通河道蓝藻排放通量监测装置及其系统,包括,架体,其用于定位监测装置;检测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上;驱动机构,其设于所述架体上,用于提供动力;容器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架体上的安置架、滑移设于所述安置架上的检测皿部件,以及设于所述检测皿部件上的受力部件;以及,传动机构,包括能够随所述驱动机构转动的转动部件,以及设于所述传动部件和受力部件之间的动力传输部件,检测皿部件能够将河水取出,且随着安置架的转动,能够件检测皿部件输送至检测机构的对应位置,通过检测机构对检测皿部件中的河水进行蓝藻量取样检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检测头直接伸入至河水内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朱广伟,张运林,秦伯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