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

文档序号:35240794发布日期:2023-08-25 05:1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

本发明涉及物理实验设备,具体是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


背景技术:

1、不同材质的套筒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摔力度,测试的过程是利用物体从一定的高度下坠后摔落到地面或者检测设备上,从物体的变形程度或者仪器接收到的参数,能够反应出物体在下坠后的各项物理参数,以及抗击坠落的程度,而物体的下坠实验过程中,物体的释放是通过下坠实验设备来实现的,该种设备通过设置在不同的高度,通过设置在支架一侧,设备内部的释放设备将待实验的物体进行释放而出,从其安装的位置下落来完成实验过程,但是此种设备的缺点在于,针对若干套筒层叠的物体进行测量时,需要人员预先的将套筒层叠的物体进行层叠套接之后再将物体放入到该种设备内,因此无法实现针对不同材质的层叠套筒进行便捷的实验过程,因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包括平台,所述平台顶部设置有中间气缸,所述中间气缸两侧设置有推动气缸,所述平台下侧设置有侧支架和连接支架,所述平台下侧从上至下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右移动的环块,所述环块内转动的设置有内部环块,所述内部环块内设置有若干个装纳箱,所述装纳箱与所述内部环块固定配合连接,与所述内部环块固定配合连接的装纳箱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其他的装纳箱,使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装纳箱处于同一直线,所述装纳箱内设置有放置内腔,所述放置内腔内装载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孔,位于上侧的所述套筒掉落后套入到下侧的所述套筒的内孔内。

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块下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内部环块下侧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设置。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装纳箱内的穿过内孔,所述中间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放置内腔将所述套筒向下推动。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纳箱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放置内腔下侧端面两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移动滑板,所述移动滑板将所述套筒相抵于所述移动滑板的上侧,所述移动滑板前后侧设置有对称的凸起滑块,所述凸起滑块与所述连接座内的弹簧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凸起滑块与所述弹簧槽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移动滑板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相抵腔,所述推动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穿过内孔后与所述相抵腔底侧的倾斜设置的端面相抵后将所述移动滑板远离所述放置内腔推开将所述套筒释放。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下侧固定设置有侧支架,所述侧支架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横板,所述横板上侧设置有凸起板,所述环块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滑动内腔,所述滑动内腔与所述凸起板滑动配合连接。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一侧设置有侧马达,所述侧马达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与所述滑动内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纹轴与所述凸起板螺纹配合连接。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平台下侧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环块一侧的座体,所述座体内设置有底部滑槽,所述底部滑槽外表面滑动的设置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与所述环块一端固定配合连接。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设备在测试支架上,通过同一高度设置的所述放置内腔内安装不同材质的所述套筒,并且利用在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孔,使上侧的所述套筒与下侧的所述套筒形成层叠套筒结构,并且可以使上层的所述套筒与下层的所述套筒进行自由组合,来实现更多种类材质的层叠套筒的物理实验过程,并且可以在同时进行更多组的实验,效果更高。

10、所述推动气缸进行工作后从上至下使所述推动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穿过内孔后,与所述移动滑板内的相抵腔倾斜面相抵,使所述移动滑板远离所述放置内腔进行移动,此后所述中间气缸内的推杆穿过所述放置内腔后与所述套筒进行相抵,使所述套筒在所述移动滑板与所述套筒摆脱相抵后向下移动后进入到下侧的带有内孔的所述套筒内,并且进入其内孔,而后所述推动气缸和中间气缸的推杆继续向下移动,使形成第一个套筒的所述套筒继续进入下侧的所述套筒的内孔内,形成第二个套筒,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将所述套筒形成多个套筒,然后将其进行掉落,而在所述推动气缸和中间气缸的推杆进行复位后,所述连接弹簧能够带动移动滑板进行复位。

11、由于同层的所述内部环块内放置有若干不同材质的放置内腔,那么在将所有的所述放置内腔需要放置到所述推动气缸和中间气缸的推杆移动轨迹上时,一方面通过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工作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后,使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槽啮合后带动内部环块进行转动,那么即可使所述装纳箱到所述内部环块圆形之间固定半径的所述装纳箱内位于所述推动气缸和中间气缸的正下方,而此时通过所述侧马达工作后驱动所述螺纹轴进行转动,由于所述螺纹轴与所述凸起板螺纹配合连接,即可使所述环块在所述横板以及平台一侧进行滑动,使位于所述内部环块内不同半径位置的所述装纳箱位于所述推动气缸和中间气缸的正下方,并且可以通过所述内部环块的转动,使该半径位置的所述装纳箱内位于所述推动气缸和中间气缸的正下方,使所述推动气缸的推杆与所述穿过内孔相对,所述放置内腔与所述中间气缸的推杆相对。



技术特征:

1.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包括平台,所述平台顶部设置有中间气缸,所述中间气缸两侧设置有推动气缸,所述平台下侧设置有侧支架和连接支架,所述平台下侧从上至下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右移动的环块,所述环块内转动的设置有内部环块,所述内部环块内设置有若干个装纳箱,所述装纳箱与所述内部环块固定配合连接,与所述内部环块固定配合连接的装纳箱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其他的装纳箱,使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装纳箱处于同一直线,所述装纳箱内设置有放置内腔,所述放置内腔内装载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孔,位于上侧的所述套筒掉落后套入到下侧的所述套筒的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块下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内部环块下侧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装纳箱内的穿过内孔,所述中间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放置内腔将所述套筒向下推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纳箱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放置内腔下侧端面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移动滑板,所述移动滑板将所述套筒相抵于所述移动滑板的上侧,所述移动滑板前后侧设置有对称的凸起滑块,所述凸起滑块与所述连接座内的弹簧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凸起滑块与所述弹簧槽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移动滑板内设置有相抵腔,所述推动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穿过内孔后与所述相抵腔底侧的倾斜设置的端面相抵后将所述移动滑板远离所述放置内腔推开将所述套筒释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下侧固定设置有侧支架,所述侧支架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横板,所述横板上侧设置有凸起板,所述环块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滑动内腔,所述滑动内腔与所述凸起板滑动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一侧设置有侧马达,所述侧马达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与所述滑动内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纹轴与所述凸起板螺纹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下侧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环块一侧的座体,所述座体内设置有底部滑槽,所述底部滑槽外表面滑动的设置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与所述环块一端固定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套筒抗摔的物理实验设备,包括平台,所述平台顶部设置有中间气缸,所述中间气缸两侧设置有推动气缸,所述平台下侧设置有侧支架和连接支架,所述平台下侧从上至下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右移动的环块,所述环块内转动的设置有内部环块,所述内部环块内设置有若干个装纳箱,所述装纳箱与所述内部环块固定配合连接,与所述内部环块固定配合连接的装纳箱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其他的装纳箱,使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装纳箱处于同一直线,所述装纳箱内设置有放置内腔,所述放置内腔内装载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孔,位于上侧的所述套筒掉落后套入到下侧的所述套筒的内孔内。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海,陈骏,余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