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35355414发布日期:2023-09-07 23:3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

本申请涉及药材检测,具体涉及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中药材在进行加工之前,为了使药材能够通过切割等方式变成最终入药的形态,需要对药材进行浸润软化。

2、如白芍等药材就需要在切片前先进行浸润,用水泡来软化药材本体,而浸润的程度决定了切片的平整与薄厚程度,浸润不足会导致白芍太硬切不成片,伤刀又费力,浸润太深又会导致白芍太软,切片时连丝,无法顺利切断,目前浸润程度的检测都是采用人工判断,判断方式多为对白芍进行挤压后观察其出水量,或直接掰断后查看其是否存在硬芯的方式来判断是否浸润达标,这种检测方式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人为挑拣存在着一种主观性,这样就会存在误判的情况,因此需要人员具有大量的检测经验,没有硬性标准。

3、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标准检测白芍浸润程度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包括:

4、柱框,所述柱框底部固定连接有称重柱,所述称重柱上可拆卸套设有承载台;

5、夹杆,数量为多个且沿圆周阵列设置在柱框内,所述夹杆包括水平贯穿安装在柱框侧壁上的柱管,所述柱框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柱管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柱管内滑动插设有活动贯穿支撑板的内杆,所述内杆端部可调节连接有用于抵触药材的加压块;

6、升降推移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柱框侧壁上的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贯穿柱管且上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所述柱框上转动安装有与多个副齿轮相啮合的主齿环,所述柱框外侧固定连接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上倾斜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称重柱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有形状为圆弧状的电子称重块,所述承载台包括滑动套设在立柱上的套块,所述套块上端构造有包裹在电子称重块上的锥形面,所述锥形面上构造有夹持环,所述夹持环上沿其圆周阵列构造有多个与锥形面相接设置的导流槽,所述柱框底部构造有漏水网口。

8、进一步地,所述柱框侧壁上沿其圆周阵列构造有多个竖槽,所述柱管竖直滑动安装在竖槽内,所述内杆包括滑动贯穿柱管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上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贯穿支撑板的竖板,所述滑块与柱管之间连接有套设在连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竖板端部通过调节件与加压块可拆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加压块包括竖框,所述竖框一侧的上端构造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滑动插设有抵触片,所述抵触片与竖框相背的一侧构造有功能板。

1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构造在竖框侧面的多个插柱,所述竖板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其中一个插柱相套接的连接套,所述竖框底部与竖板之间铰接有倾斜设置的伸缩杆。

11、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铰接在竖板底部的框板,所述框板内滑动插设有与竖框底部相铰接的内板,所述框板侧面构造有滑槽,所述内板端部构造有滑动安装在滑槽内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螺纹连接有抵触在框板上的紧固螺栓。

12、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锥形罩与柱框上端之间的环形封板,所述环形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主齿环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柱框与主齿环之间安装有切换件。

13、进一步地,所述切换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柱框上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安装在主齿环上的转环,所述转环上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环形封板上构造有用于包裹主齿环的导向环板,所述导向环板上构造有用于限位卡接杆的l型卡槽,所述螺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转钮。

14、进一步地,还包括干燥件,所述干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环形封板上的两个l型支板,所述l型支板上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套设有与主齿环相啮合的辅助齿轮,所述转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叶。

15、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板上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扇叶上的弧形管道,所述弧形管道的底端朝向承载台设置。

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申请通过在柱框内的称重柱上设置承载台,可以将浸润后的白芍呈竖直状放置在承载台内,然后利用升降推移组件带动加压块朝向中心的白芍进行移动,可以使白芍自身被挤压的同时又能够朝向下方进行推移挤压,从而使被挤压出的水分能够顺利的流出,而以相同的压力来挤压不同尺寸的白芍,根据白芍内部被挤压出的水分比例,即挤压前与挤压后的差值与挤压前白芍的整体重量比值,以此来判断浸润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则为规定标准,数据判断更加精准,无需人为用肉眼判断,提高效率。

18、2、本申请通过对加压块初始位置的调节可以使多个加压块始终能够抵触在白芍药材的表面,然后再利用升降推移组件带动多个加压块进行同步等距离的移动,从而实现多方位同步压力的挤压,保障每次测量的数据精准性。



技术特征:

1.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柱(2)包括立柱(201),所述立柱(201)上端固定连接有形状为圆弧状的电子称重块(202),所述承载台(3)包括滑动套设在立柱(201)上的套块(301),所述套块(301)上端构造有包裹在电子称重块(202)上的锥形面(302),所述锥形面(302)上构造有夹持环(303),所述夹持环(303)上沿其圆周阵列构造有多个与锥形面(302)相接设置的导流槽(304),所述柱框(1)底部构造有漏水网口(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框(1)侧壁上沿其圆周阵列构造有多个竖槽(103),所述柱管(401)竖直滑动安装在竖槽(103)内,所述内杆(402)包括滑动贯穿柱管(401)的连杆(4021),所述连杆(4021)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505)上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贯穿支撑板(101)的竖板(4022),所述滑块(505)与柱管(401)之间连接有套设在连杆(4021)上的复位弹簧(4023),所述竖板(4022)端部通过调节件(6)与加压块(403)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块(403)包括竖框(4031),所述竖框(4031)一侧的上端构造有插槽(4032),所述插槽(4032)内滑动插设有抵触片(4033),所述抵触片(4033)与竖框(4031)相背的一侧构造有功能板(403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6)包括构造在竖框(4031)侧面的多个插柱(601),所述竖板(4022)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其中一个插柱(601)相套接的连接套(602),所述竖框(4031)底部与竖板(4022)之间铰接有倾斜设置的伸缩杆(6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03)包括铰接在竖板(4022)底部的框板(6031),所述框板(6031)内滑动插设有与竖框(4031)底部相铰接的内板(6032),所述框板(6031)侧面构造有滑槽(6033),所述内板(6032)端部构造有滑动安装在滑槽(6033)内的移动块(6034),所述移动块(6034)上螺纹连接有抵触在框板(6031)上的紧固螺栓(60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7),所述驱动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锥形罩(504)与柱框(1)上端之间的环形封板(701),所述环形封板(7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02),所述驱动电机(70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主齿环(503)相啮合的驱动齿轮(703),所述柱框(1)与主齿环(503)之间安装有切换件(7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704)包括转动安装在柱框(1)上的支撑弹簧(7041),所述支撑弹簧(7041)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安装在主齿环(503)上的转环(7042),所述转环(7042)上固定连接有卡接杆(7043),所述环形封板(701)上构造有用于包裹主齿环(503)的导向环板(7044),所述导向环板(7044)上构造有用于限位卡接杆(7043)的l型卡槽(7045),所述螺杆(50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转钮(704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件(8),所述干燥件(8)包括固定连接在环形封板(701)上的两个l型支板(801),所述l型支板(801)上转动安装有转杆(802),所述转杆(802)上固定套设有与主齿环(503)相啮合的辅助齿轮(803),所述转杆(802)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叶(8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板(801)上通过连接板(8011)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扇叶(804)上的弧形管道(8012),所述弧形管道(8012)的底端朝向承载台(3)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药材浸润程度检测装置,涉及药材检测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柱框,所述柱框底部固定连接有称重柱,所述称重柱上可拆卸套设有承载台;夹杆,数量为多个且沿圆周阵列设置在柱框内,所述夹杆包括水平贯穿安装在柱框侧壁上的柱管,所述柱框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柱管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柱管内滑动插设有活动贯穿支撑板的内杆,所述内杆端部可调节连接有用于抵触药材的加压块。本申请通过升降移动件可以带动加压块对白芍进行加压,从而利用称重柱对挤压前浸润的白芍重量与挤压后白芍的重量进行测量,两者的差值与浸润后白芍重量的比值即为浸润程度的表示,无需人为肉眼观察,设定数据标准,检测更加精确。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霞,周先建,向缅,陈铁柱,胡平,肖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