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9750发布日期:2023-12-14 12:3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


背景技术:

1、能源汽车是顺应人类绿色发展的一种重要出行工具,近年来得到了爆发式发展;全球多数重要国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逐渐达成共识,未来具有共同约束性的政策也将会得到各国接受;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动力电池作为新源汽车的心脏,为驱动电机提供原动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现有的检测盒大多结构较为简单,仅能进行单功能的电磁屏蔽,从而导致其检测形势较为单一,较难适用在多种需求的汽车检测工序当中;同时现有的检测盒等设备大多的检测步骤较为繁杂且需要多种设备进行配合检测,导致设备较多而出现成本上升和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该装置包括基准盒体,所述基准盒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控的调控件、设于基准盒体后端的安装架,设于基准盒体后端设置的传动件,设于基准盒体顶部用于屏蔽的屏蔽盖;

3、所述调控件包括设于基准盒体左右两侧的屏蔽侧箱、设于屏蔽侧箱内部左右两侧的绝缘架体、设于屏蔽侧箱靠近基准盒体一侧中端的玻璃板、设于绝缘架体内部的导电线缆、设于绝缘架体底部的通电器、设于屏蔽侧箱内部空间的屏蔽件。

4、优选的,所述屏蔽件包括设置在屏蔽侧箱顶部空间处的卷筒、设于卷筒后端的电磁离合器、设于电磁离合器后端的第一齿轮、设于卷筒内侧筒体的第一屏蔽布、设于第一屏蔽布底部起到固定作用的夹持板、设于夹持板底部的电磁线圈。

5、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设置在基准盒体后侧通孔处的卡位件、设于卡位件内部通孔处的定向盘、设于定向盘前端底部的配重块、设于定向盘前端的左右两侧的第一衔架、设于第一衔架内部的第二屏蔽布、设于第二屏蔽布前端的联动件。

6、优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设于第一衔架底部的三段式联动杆、设于三段式联动杆内侧的驱动件、设于三段式联动杆顶部动板的屏蔽安装板;其中,所述驱动件具体由电机、安装在电机轴动端处的动轴和套接在动轴上的齿轮和动轮。

7、优选的,所述卡位件包括设置在基准盒体后端通孔处的屏蔽环、设于屏蔽环后端的齿环、设于齿环内环顶部的第二齿轮、设于第二齿轮后端的伺服电机、设于屏蔽环前端顶部的第二衔架。

8、优选的,所述卡位件还包括设于第二衔架顶部用于检测的检测器、设于检测器后端的数据转接器,且数据转接器与基准盒体后端螺栓安装。

9、优选的,所述第二衔架侧边设有用于定位和固定的孔槽,且第二衔架底部粘黏固定有用于电磁屏蔽的贴层。

10、优选的,所述齿环呈内外侧均设置齿槽的环状结构,且齿环外侧齿牙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11、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内部设置有对第一屏蔽布起到夹持作用的夹板,且夹持板右端设有对该夹板起到调节的内嵌螺杆。

12、优选的,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部件安装定位;通过控制终端控制驱动件带动三段式联动杆进行传动,而使三段式联动杆带动屏蔽安装板位移出基准盒体和屏蔽盖;然后将汽车待检测的部件放置在屏蔽安装板,并根据第二衔架侧边设置的孔槽安装屏蔽壳体在第二衔架顶部并将检测器包裹;当其汽车检测部件为汽车电机时,可将该汽车电机的动轴插入定向盘中侧通孔处,并将检测传动用的检测件安装在调控件后侧的安装架处,后续步骤将汽车检测部件设置为汽车电机;

14、步骤二、电磁量检测;先通过控制终端对电磁线圈进行通电,此处通过屏蔽侧箱的屏蔽作用将电磁线圈磁场覆盖,使其通电生磁对夹持板提供吸附动作而使第一屏蔽布覆盖住玻璃板,然后控制前述汽车电机运行,此时汽车电机运动并在第一屏蔽布和基准盒体以及屏蔽侧箱的吸波作用下在基准盒体内部形成电磁场,然后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而带动齿环进行转动,从而使齿环带动第二衔架和检测器绕着第一衔架和前述汽车电机进行电磁检测动作;

15、步骤三、动态抗电磁干扰敏感度检测;通过控制终端分别为电磁离合器和通电器供电的同时对电磁线圈进行断电,电磁离合器吸附住随着齿环转动的第一齿轮,从而带动卷筒对第一屏蔽布进行收卷动作,此处通电器为导电线缆提供电能,从而使导电线缆内部通电而产生电磁,此处电磁场对前述汽车电机提供抗电磁干扰,并通过检测器为前述汽车电机提供抗电磁干扰敏感度检测动作;

16、步骤四、静态抗电磁干扰敏感度检测;通过控制终端控制前述汽车电机静置,并利用通电器对导电线缆供电而使其产生电磁并对静置的汽车电机进行电磁干扰,而后在伺服电机、第二齿轮和齿环之间的传动而带动检测器进行回转抗电磁干扰敏感度检测动作,而后通过数据转接器将前述三种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终端处。

17、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18、本发明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通过对通电器和电磁离合器的启停切换调节卷筒和第一屏蔽布的展开和收卷动作,并借此切换对电磁波的吸附动作和反射动作,以此模拟对汽车检测部件的电磁干扰检测环境;并通过齿环和第二齿轮等部件的传动动作而带动检测器进行回转检测,并利用数据转接器与控制终端进行传输动作,有利于提高对电磁兼容性的多样性测试和对比检测数据效果,实现自动化的测试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包括基准盒体(1),所述基准盒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控的调控件(2)、设于基准盒体(1)后端的安装架(3),设于基准盒体(1)后端设置的传动件(4),设于基准盒体(1)顶部用于屏蔽的屏蔽盖(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26)包括设置在屏蔽侧箱(21)顶部空间处的卷筒(261)、设于卷筒(261)后端的电磁离合器(262)、设于电磁离合器(262)后端的第一齿轮(263)、设于卷筒(261)内侧筒体的第一屏蔽布(264)、设于第一屏蔽布(264)底部起到固定作用的夹持板(265)、设于夹持板(265)底部的电磁线圈(26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包括设置在基准盒体(1)后侧通孔处的卡位件(41)、设于卡位件(41)内部通孔处的定向盘(42)、设于定向盘(42)前端底部的配重块(43)、设于定向盘(42)前端的左右两侧的第一衔架(44)、设于第一衔架(44)内部的第二屏蔽布(45)、设于第二屏蔽布(45)前端的联动件(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46)包括设于第一衔架(44)底部的三段式联动杆(461)、设于三段式联动杆(461)内侧的驱动件(462)、设于三段式联动杆(461)顶部动板的屏蔽安装板(463);其中,所述驱动件(462)具体由电机、安装在电机轴动端处的动轴和套接在动轴上的齿轮和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41)包括设置在基准盒体(1)后端通孔处的屏蔽环(411)、设于屏蔽环(411)后端的齿环(412)、设于齿环(412)内环顶部的第二齿轮(413)、设于第二齿轮(413)后端的伺服电机(414)、设于屏蔽环(411)前端顶部的第二衔架(4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41)还包括设于第二衔架(415)顶部用于检测的检测器(416)、设于检测器(416)后端的数据转接器(417),且数据转接器(417)与基准盒体(1)后端螺栓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衔架(415)侧边设有用于定位和固定的孔槽,且第二衔架(415)底部粘黏固定有用于电磁屏蔽的贴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412)呈内外侧均设置齿槽的环状结构,且齿环(412)外侧齿牙与第一齿轮(263)啮合传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65)内部设置有对第一屏蔽布(264)起到夹持作用的夹板,且夹持板(265)右端设有对该夹板起到调节的内嵌螺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用屏蔽测试盒,涉及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相关领域,包括基准盒体,所述基准盒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控的调控件、设于基准盒体后端的安装架,通过对通电器和电磁离合器的启停切换调节卷筒和第一屏蔽布的展开和收卷动作,并借此切换对电磁波的吸附动作和反射动作,以此模拟对汽车检测部件的电磁干扰检测环境;并通过齿环和第二齿轮等部件的传动动作而带动检测器进行回转检测,并利用数据转接器与控制终端进行传输动作,有利于提高对电磁兼容性的多样性测试和对比检测数据效果,实现自动化的测试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温仕伟,李书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乐来汽车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