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文档序号:36511992发布日期:2023-12-29 14:3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现在的医疗环境下,包扎的应用场景很丰富。例如,对利器划伤的部位进行消毒包扎,防止伤口长时间暴露在外造成感染。对骨折或软组织挫伤的部位进行固定包扎,防止该部位移动造成二次损伤。

2、目前,临床上主要依赖专业医护人员的实践经验进行包扎操作。然而,这种人工包扎方式,在完成包扎后无法保证包扎的舒适度和效果,会出现包扎过紧或包扎过松的情况,从而需要在包扎完成后依靠患者的反馈人工确定是否需要拆解后重新包扎。可见,当前急需一种能自动确定包扎效果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实现包扎状态的自动确定,无需人工检测,从而提高包扎效率。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方法,包括:

3、获取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到的至少一个舒适指标值;其中,所述传感器位于已包扎部位与包扎所使用的绷带之间;

4、基于目标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患者对应的目标舒适指标阈值;

5、基于所述舒适指标值和所述目标舒适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已包扎部位对应的目标包扎状态。

6、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装置,包括:

7、舒适指标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到的至少一个舒适指标值;其中,所述传感器位于已包扎部位与包扎所使用的绷带之间;

8、目标舒适指标阈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患者对应的目标舒适指标阈值;

9、目标包扎状态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舒适指标值和所述目标舒适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已包扎部位对应的目标包扎状态。

10、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系统,包括:

11、至少一个传感器、终端和显示器;

12、其中,所述终端用于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绷带包扎状态确定方法。

13、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15、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16、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绷带包扎状态确定方法。

17、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到的至少一个舒适指标值,从而可以实时获取已包扎部位对应的舒适指标值;其中,所述传感器位于已包扎部位与包扎所使用的绷带之间;基于目标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患者对应的目标舒适指标阈值,从而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确定出每个患者对应的个性化指标阈值,即目标舒适指标阈值;基于所述舒适指标值和所述目标舒适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已包扎部位对应的目标包扎状态,从而可以实时对已包扎部位的包扎状态进行自动确定,无需人工检测,从而提高包扎效率。

18、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舒适指标值包括:压力值、皮肤温度和血氧饱和度中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患者对应的目标舒适指标阈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皮脂厚度和所述目标患者的目标部位与目标包扎模式,确定目标患者对应的目标压力阈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所述目标皮脂厚度和所述目标部位,确定目标患者对应的目标压力阈值,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和所述目标皮脂厚度,确定目标患者对应的目标压力阈值,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舒适指标值和所述目标舒适指标阈值,确定所述已包扎部位对应的目标包扎状态,包括:

8.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终端和显示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绷带包扎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到的至少一个舒适指标值;其中,传感器位于已包扎部位与包扎所使用的绷带之间;基于目标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确定目标患者对应的目标舒适指标阈值;基于舒适指标值和目标舒适指标阈值,确定已包扎部位对应的目标包扎状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对包扎状态进行自动确定,无需人工检测,从而提高包扎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涂华婷,杨晖,华云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健康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