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测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2935发布日期:2023-12-21 12:2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血液检测芯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芯片,特别涉及一种血液检测芯片。


背景技术:

1、随着用户对血液检测分析方法的实时性以及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光学/磁学对分析进行标记的血液检测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2、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人为在芯片外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前处理,然后在芯片内使用无标记的石墨烯场效应生化传感器对检测前处理的结果进行检测分析,其中,石墨烯场效应生化传感器通过探测石墨烯通道在离子或生物化学分子结合时由于场效应发生的电导变化进行传感。

3、但是,上述检测分析方法,在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前,需要人为在芯片外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前处理,从而增加了芯片检测的复杂度,引入了人为操作的干扰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液检测芯片,能够在同一芯片内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前处理以及检测,进而降低了芯片检测的复杂度,避免引入人为操作误差。该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检测芯片,该芯片包括基板和该基板上的至少一组血液处理结构,每组血液处理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提取腔、血清腔、第一缓冲腔以及检测腔;

3、其中,在该提取腔的内部设有过滤膜或离心子腔,该过滤膜将该提取腔分隔为两个通道;

4、该基板用于基于该检测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输出电信号,该电信号用于表示血液检测结果。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过滤膜设置为横向结构,在该过滤膜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靠近该基板,该第二通道远离该基板。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过滤膜设置为纵向结构,在该过滤膜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该第三通道和该第四通道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该过滤膜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该第三通道与该提取腔的入口连接,该第四通道与该血清腔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提取腔设置为弯曲结构,用于为血液样本提供进入该过滤膜的压力。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提取腔设置为螺旋结构。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提取腔设有多个子提取腔,每个该子提取腔设置为蛇形结构。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离心子腔和该血清腔之间设有第一连通通道,该第一连通通道在该提取腔上的开口到该提取腔的入口的距离与该开口到该提取腔的出口的距离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指示血清与血液的比值。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连通通道中的延伸方向与离心方向不同。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基板上的至少一组该血液处理结构由盖板的第一表面和基板键合,该第一表面上包括用于形成至少一组该血液处理结构中各个腔的槽,在该盖板的第二表面设有多个进样口,该进样口与该提取腔一一对应,在该盖板的第二表面设有多个检测口,该检测口与该检测腔一一对应,在该盖板的第二表面设有多个排气口,该排气口与该提取腔一一对应。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基板上设有多个检测结构,该检测结构与该检测腔一一对应;

14、该检测结构包括栅极、石墨烯层,以及位于该石墨烯层背离衬底一侧的探针修饰层,该石墨烯层在该衬底上的正投影与该栅极在该衬底上的正投影无重叠,该探针修饰层在该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该石墨烯层在该衬底上的正投影内,且该探针修饰层包含有抗体蛋白。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液检测芯片,通过将检测腔与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前处理的多个腔体进行集成,得到一体化的血液处理结构,进而能够在同一芯片内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前处理以及检测,降低了芯片检测的复杂度,避免引入人为操作误差。此外,第一缓冲腔将检测前处理过程以及检测过程隔开,从而避免检测前处理过程对检测过程造成干扰,且第一缓冲腔还对血清样本进行稀释,以得到多种较低浓度的稀释液,进而满足了在电学检测中,对血液浓度上限较低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血液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组血液处理结构,每组血液处理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提取腔(2011)、血清腔(2012)、第一缓冲腔(2013)以及检测腔(20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20112)设置为横向结构,在所述过滤膜(201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通道(20114)以及第二通道(20115),所述第一通道(20114)靠近所述基板,所述第二通道(20115)远离所述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20112)设置为纵向结构,在所述过滤膜(201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通道(20116)以及第四通道(20117),所述第三通道(20116)和所述第四通道(20117)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所述过滤膜(20112)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通道(20116)与所述提取腔(2011)的入口(20111)连接,所述第四通道(20117)与所述血清腔(20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腔(2011)设置为弯曲结构,用于为血液样本提供进入所述过滤膜(20112)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腔(2011)设置为螺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腔(2011)设有多个子提取腔,每个所述子提取腔(2011)设置为蛇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心子腔和所述血清腔(2012)之间设有第一连通通道(2017),所述第一连通通道(2017)在所述提取腔(2017)上的开口到所述提取腔(2011)的入口(20111)的距离与所述开口到所述提取腔(2011)的出口的距离的比值小于预设阈值,所述预设阈值指示血清与血液的比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2017)中的延伸方向与离心方向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组所述血液处理结构由盖板(201)的第一表面和基板键合,所述第一表面上包括用于形成至少一组所述血液处理结构中各个腔的槽,在所述盖板(201)的第二表面设有多个进样口,所述进样口与所述提取腔(2011)一一对应,在所述盖板(201)的第二表面设有多个检测口,所述检测口与所述检测腔(2011)一一对应,在所述盖板(201)的第二表面设有多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提取腔(2011)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设有多个检测结构(2019),所述检测结构(2019)与所述检测腔(2011)一一对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液检测芯片,包括基板和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组血液处理结构,每组血液处理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提取腔、血清腔、第一缓冲腔以及检测腔;其中,在所述提取腔的内部设有过滤膜或离心子腔,在所述过滤膜的所述过滤膜将所述提取腔分隔为两个通道设有至少一个通道;所述基板用于基于所述检测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输出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用于表示血液检测结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同一芯片内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前处理以及检测,进而降低了芯片检测的复杂度,避免引入人为操作误差。

技术研发人员:邓睿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