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包埋机

文档序号:36701909发布日期:2024-01-16 11:3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包埋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包埋机,属于测试用生物样品的制备。


背景技术:

1、病理学诊断为大多数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诊断技术的提高与病理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不仅如此,在科研工作中,各种组织染色效果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理技术。其中组织脱水蜡块包埋作为组织切片染色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90年代至今,全世界广泛使用组织塑料包埋盒,在完成组织脱水后,手动对脱水后的组织进行浸蜡程序,目的是置换出作为透明剂使用的二甲苯,组织包埋程序比较复杂,主要靠人工操作,过程繁琐,导致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

2、对此,申请公布号为cn10429704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组织脱水定位包埋全自动包埋机及其使用方法,包埋机包括压缩机、控制器、操作台和固定在操作台上部的壳体(即箱体),压缩机与控制器相连接,操作台和壳体之间形成有一个操作空间,壳体上部设有蜡箱,蜡箱靠近操作台一侧设有触摸显示屏,显示屏两侧分别设有储物柜和视觉传感器,显示屏和视觉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蜡箱下方设有滑动导轨,滑动导轨上设有与滑动导轨相配合的滑动件,滑动件与控制器相连接,滑动件侧面通过连接板与滴蜡装置相连接,滴蜡装置通过软管与蜡箱相连通;操作台表面上设有放置台、接蜡槽和储物槽,放置台上放置有组织包埋工具,与放置台平行的设有冷却室,冷却室有1~5个,冷却室底部设有冷却板,冷却室与压缩机的制冷装置相连接。

3、上述包埋机为自动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上述包埋机仅能实现包埋操作,包埋操作的上一步骤——浸蜡程序还需要额外的设备,导致过程繁琐,且浸蜡程序很难使温度稳定在58℃,导致后期切片组织破碎。并且,上述包埋机在滴完蜡后需要将组织包埋模板推到冷却室内进行初步冷却,然后再将初步冷却后的组织包埋模板浸入冷却装置的冷却水中,中间多次中转导致步骤繁琐,操作效率低,且温度骤降容易使蜡块出现碎裂或硬度不够,蜡块脱模困难。另外,在加蜡过程中,蜡液冲击组织容易使组织跑动,导致成品后组织位于蜡块边缘,不方便切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包埋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浸蜡程序和包埋操作依靠不同设备而导致过程繁琐的问题,以及浸蜡程序很难使温度稳定在需要温度而导致后期切片组织破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组织包埋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组织包埋机,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包埋格,包埋格包括容纳腔和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上下导向配合的加热元件,加热元件顶部具有用于支撑组织的支撑面且支撑面能够被加热至设定温度,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排蜡通道,组织包埋机还包括用于控制加热元件上下移动的控制机构,加热元件的上下移动行程中具有位于排蜡通道下方以使进入容纳腔中的石蜡溶液对组织进行浸蜡操作的浸蜡工位、还具有自浸蜡工位向上移动时使石蜡溶液从排蜡通道排出的排蜡工位、还具有位于排蜡通道上方以使石蜡溶液对组织进行包埋操作的包埋工位。

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组织包埋机,主要改进在于操作台上设置了至少一个包埋格,包埋格包括容纳腔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在控制机构作用下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在上下移动行程中至少有三个工位;加热元件处于浸蜡工位时位于排蜡通道下方,使得进入容纳腔中的石蜡溶液可以对组织进行浸蜡操作,当石蜡溶液超过排蜡通道时可以排出;加热元件自浸蜡工位向上移动时也可以使石蜡溶液从排蜡通道排出,实现排蜡工位,再进一步向上移动至排蜡通道上方时处于包埋工位,可以使石蜡溶液对组织进行包埋操作。综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容纳腔、排蜡通道以及可上下移动的加热元件,实现了浸蜡程序和包埋操作在同一个设备上进行,从而简化操作过程。同时,加热元件顶部具有用于支撑组织的支撑面且支撑面能够被加热至设定温度,不仅实现对组织的支撑,而且可以加热至需要的温度,避免温度无法稳定而导致后期切片组织破碎的问题。

5、进一步地,包埋格还包括位于容纳腔上方的包埋槽,包埋槽的横截面积大于容纳腔的横截面积,加热元件处于包埋工位时支撑面与包埋槽的槽底壁齐平。

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成型一个较大的蜡块,进而便于脱模。

7、进一步地,加热元件的上下移动行程中还具有位于包埋槽上方的脱模工位。

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脱模。

9、进一步地,包埋槽为方形槽,方形槽的顶端槽口处设置有扩口结构。

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与包埋盒配合使用。

11、进一步地,组织包埋机还包括与包埋槽配套使用的包埋盒,包埋盒底部设置有多个筛孔,且包埋盒底部中心设置有用于对石蜡液体进行缓冲的缓冲面。

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缓冲面可以对石蜡液体进行缓冲,避免直接冲击组织而使组织跑动,避免成品后组织位于蜡块边缘,不方便切片。

13、进一步地,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在加热元件底部的升降杆以及连接在升降杆上的滑轮,升降杆和滑轮均位于容纳腔内且滑轮与容纳腔的腔壁接触配合。

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控制加热元件的上下移动。

15、进一步地,操作台位于箱体内,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使箱体保持密闭空间的箱门;组织包埋机还包括能够实现逐步降温的压缩机,压缩机连接有排风装置,排风装置的冷风出口朝向箱体内。

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同一个箱体内,不需要移动组织即可实现冷却,减少中转环节,提高操作效率;并且压缩机能够实现逐步降温,避免温度骤降使蜡块出现碎裂或硬度不够而导致蜡块脱模困难。

17、进一步地,操作台侧部设置有蜡液回收箱,所述排蜡通道连通至蜡液回收箱。

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回收废蜡。

19、进一步地,组织包埋机还包括熔蜡缸和设置在熔蜡缸底部的加热器,熔蜡缸通过软管连接有滴蜡装置。

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加热器方便使蜡液维持在一定温度,通过软管连接滴蜡装置,方便滴蜡装置的移动。

21、进一步地,容纳腔为柱形腔,加热元件呈圆盘形。

2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加工制造以及加热元件的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组织包埋机,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操作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包埋格,包埋格包括容纳腔和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上下导向配合的加热元件,加热元件顶部具有用于支撑组织的支撑面且支撑面能够被加热至设定温度,容纳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排蜡通道,组织包埋机还包括用于控制加热元件上下移动的控制机构,加热元件的上下移动行程中具有位于排蜡通道下方以使进入容纳腔中的石蜡溶液对组织进行浸蜡操作的浸蜡工位、还具有自浸蜡工位向上移动时使石蜡溶液从排蜡通道排出的排蜡工位、还具有位于排蜡通道上方以使石蜡溶液对组织进行包埋操作的包埋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包埋机,其特征在于,包埋格还包括位于容纳腔上方的包埋槽,包埋槽的横截面积大于容纳腔的横截面积,加热元件处于包埋工位时支撑面与包埋槽的槽底壁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包埋机,其特征在于,加热元件的上下移动行程中还具有位于包埋槽上方的脱模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包埋机,其特征在于,包埋槽为方形槽,方形槽的顶端槽口处设置有扩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织包埋机,其特征在于,组织包埋机还包括与包埋槽配套使用的包埋盒,包埋盒底部设置有多个筛孔,且包埋盒底部中心设置有用于对石蜡液体进行缓冲的缓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织包埋机,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在加热元件底部的升降杆以及连接在升降杆上的滑轮,升降杆和滑轮均位于容纳腔内且滑轮与容纳腔的腔壁接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织包埋机,其特征在于,操作台位于箱体内,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使箱体保持密闭空间的箱门;组织包埋机还包括能够实现逐步降温的压缩机,压缩机连接有排风装置,排风装置的冷风出口朝向箱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织包埋机,其特征在于,操作台侧部设置有蜡液回收箱,所述排蜡通道连通至蜡液回收箱。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织包埋机,其特征在于,组织包埋机还包括熔蜡缸和设置在熔蜡缸底部的加热器,熔蜡缸通过软管连接有滴蜡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织包埋机,其特征在于,容纳腔为柱形腔,加热元件呈圆盘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织包埋机,属于测试用生物样品的制备技术领域。组织包埋机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包埋格,包埋格包括容纳腔和设在容纳腔内的加热元件,加热元件顶部具有支撑组织的支撑面且能够被加热至设定温度,还包括控制加热元件上下移动的控制机构,加热元件上下移动行程中具有浸蜡工位、排蜡工位、包埋工位。本发明实现了全自动包埋技术,中间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完成前期的浸蜡程序以及后续的脱模程序,严格控制了浸蜡程序的温度,实现了梯度降温,保证了后续切片的质量;加热元件的升降功能避免了浸蜡、包埋过程滴蜡时造成组织位置移动,进而避免石蜡凝固后组织处于蜡块边缘,给切片过程造成困难。

技术研发人员:杨孟利,李三强,齐婧含,崔钦奕,罗仁利,吴俊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