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脓毒血症中的用途

文档序号:36388569发布日期:2023-12-15 04:0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脓毒血症中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特别是涉及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脓毒血症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1、脓毒症是一种复杂、异质性强、高致命性的综合征,很难识别和治疗。据估计,全球现在每年有3000多万人被诊断为脓毒症,导致500万人死亡。2020年一项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icu严重脓毒症的发生率高达20.6%,90天死亡率为35.5%。目前,脓毒症被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的异常反应所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和最紧迫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2、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复杂的全身炎症网络效应、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宿主对不同病原微生物、毒素的异常反应,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脓毒症的起始事件是机体对微生物来源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或内源性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的识别,由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prrs)介导,识别导致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激活。pamps和damps包括微生物产物、宿主糖蛋白、脂蛋白和核酸等,可与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tlrs)、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成员dectin 1和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成员dectin 2结合并相互作用,使机体从促炎状态逐渐过渡到以慢性免疫抑制为特征的异常炎症紊乱状态。由于促炎介质的释放,致使组织缺血、细胞凋亡异常,进而形成弥漫性内皮损伤、微血管血栓,最终导致患者心血管、呼吸、泌尿、神经、血液和肝脏等多个系统的器官损伤,使脓毒症成为危及生命的异质性综合征。

3、近年来脓毒症研究逐渐深入,但其实验室标志物并未能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疾病诊断和预后。此外,脓毒症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也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目前的疾病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支持性的,如控制感染源、及时使用抗生素和器官功能障碍的恢复性治疗。严重感染后炎症的解决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消长过程,而涉及一系列细胞过程和分子信号。因此,找到可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进而控制脓毒症疾病进程,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脓毒血症中的用途,为脓毒血症的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并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脓毒血症诊断试剂、预后试剂或疗效评估试剂中的用途。

3、进一步,所述试剂用于测定体液样品中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量。

4、进一步,所述试剂检测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量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发光法、elisa法、免疫比浊法、免疫荧光法、胶体金法等。

5、进一步,所述体液样品中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量与脓毒血症的严重程度负相关。

6、进一步,所述体液样品选自血清、血浆、全血、尿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关节液中的至少一种。

7、进一步,所述试剂用于诊断或监测脓毒血症的存在和/或过程和/或严重程度和/或预后。

8、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制备用于改善和/或治疗脓毒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9、进一步,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组分中的至少一种: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组蛋白,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进行某种/某些化学修饰后所得的产物,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组蛋白进行某种/某些化学修饰后所得的产物。所述化学修饰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和功能,但不会影响蛋白质主要功能,同时,所述化学修饰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有效控制和提高药物质量和安全性,例如,氧化修饰、糖基化、磷酸化、乙酰化等。

10、进一步,所述药物具有以下功效(ⅰ)至(ⅲ)中的至少一种:

11、(ⅰ)增强机体细菌清除能力;

12、(ⅱ)减轻肝损伤;

13、(ⅲ)抑制炎症,降低促炎炎症因子的表达量。

14、进一步,所述促炎炎症因子选自il6、cxcl1和il1β中的至少一种。

15、进一步,所述药物使用时,所述有效成分的有效剂量为50-2000μg/kg体重,优选为100-1000μg/kg体重,更优选为100-500μg/kg体重,最优选为200-300μg/kg体重,例如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μg/kg体重。

16、进一步,所述药物可以为单成分物质,亦可为多成分物质。

17、进一步,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

18、进一步,所述药物的形式无特殊限制,可以为固体、液体、凝胶、半流质、气雾等各种物质形式。

19、进一步,所述药物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哺乳动物,所述哺乳动物优选为啮齿目动物、偶蹄目动物、奇蹄目动物、兔形目动物、灵长目动物等,所述灵长目动物优选为猴、猿或人。

20、进一步,所述药物的给药形式可以比较丰富,可以是胃肠道给药亦可以是非胃肠道给药。一般推荐针对各化学药物的已知给药途径给药,如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

21、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脓毒血症中的用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一方面,本发明发现临床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临床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因此提出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以作为脓毒血症的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指标,还可以预测脓毒血症严重程度;

23、另一方面,本发明发现在脓毒症小鼠模型中给予外源性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组蛋白可显著改善其生存率,因此提出其可以作为临床脓毒血症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

24、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脓毒血症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以用于脓毒血症的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并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其还能作为潜在的脓毒血症治疗靶点,为脓毒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特征:

1.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脓毒血症诊断试剂、预后试剂或疗效评估试剂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用于测定体液样品中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检测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量的方法选自化学发光法、elisa法、免疫比浊法、免疫荧光法、胶体金法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液样品中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量与脓毒血症的严重程度负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液样品选自血清、血浆、全血、尿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关节液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用于诊断或监测脓毒血症的存在和/或过程和/或严重程度和/或预后。

7.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制备用于改善和/或治疗脓毒血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组分中的至少一种: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组蛋白,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进行化学修饰后所得的产物,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组蛋白进行化学修饰后所得的产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具有以下功效(ⅰ)至(ⅲ)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使用时,所述有效成分的有效剂量为50-2000μg/kg体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脓毒血症中的用途。本发明发现MANF可以作为预测脓毒血症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因此提出其可以作为脓毒血症的一个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指标,以用于脓毒血症的诊断和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本发明还发现在脓毒症小鼠模型中给予外源性MANF重组蛋白可显著改善其生存率,因此提出将其作为潜在的脓毒血症治疗靶点。本发明为脓毒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预后、疗效评估以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研发人员:曹炬,周铃鸿,李森,刘雨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