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28764发布日期:2023-12-21 01:0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1、心血管疾病、肾病、内分泌疾病、妇科疾病等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症等疾病为常见病,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其出自汉代《伤寒论》一书,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和附子五味药组成。其原文为“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炫,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2、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附子熟用,大辛大热,温肾暖土,峻补元阳,茯苓甘淡渗利,健脾渗湿度;生姜之辛散,散水宣肺走上焦,既助附子以温阳祛寒,又助茯苓以温散水气;白术之健脾祛湿补中焦,健运中土,则水有所制;芍药可恢复肝木之疏泄功能以利小便,柔肝息风以舒筋和止痛,与附子相配,防止伤阴。

3、本发明为一种真武汤基准物质中茯苓液相鉴别方法。真武汤成分非常复杂,现有的文献资料通过hplc法测定其中几种成分的含量,含量较低的有效成分暂无有效的hplc法进行测定。真武汤出自汉《伤寒论》一书,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五味药组成,茯苓作为真武汤的臣药,具有甘淡渗利,健脾渗湿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茯苓主要化学成分有茯苓多糖、三萜、树胶、蛋白质、甾醇和脂肪酸等。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茯苓中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活性。目前没有检测方法对真武汤基准物质茯苓中茯苓酸和去氢茯苓酸等三萜类成分进行测定。

4、现有的茯苓质量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对原药材进行质量把控,《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比较茯苓药材和茯苓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来对药材的质量进行鉴定,但该方法不能评估工艺对茯苓关键成分的影响;二是对提取物或药物制剂进行薄层鉴别,该方法受提取工艺及配方比例的影响,不能准确检出茯苓关键成分。

5、这两种方法不能直观有效的体现真武汤基准物质中茯苓的关键质量属性。本发明针对上述缺点,通过对药材、饮片和基准物质多批次的质量研究,建立基准物质中茯苓酸和去氢茯苓酸液相鉴别的方法,确保基准物质质量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一种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方法稳定的茯苓液相鉴别方法。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具体实施方案为:

3、本发明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所述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该鉴别方法的色谱条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溶液,波长210nm-243nm,柱温30-45℃;流速0.9ml/min~1.1ml/min。

4、本发明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该鉴别方法流动相中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025%-0.10%,乙腈-磷酸溶液配比范围为80∶20-60 : 40。

5、本发明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该鉴别方法色谱柱:柱长范围为100mm-250mm,色谱柱的填充材料粒径为2.7um-5.0um。

6、本发明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该鉴别方法柱温为35-40℃。

7、本发明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该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1)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5次,每次20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过滤;

9、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去氢茯苓酸对照品和茯苓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去氢茯苓酸60μg和茯苓酸0.2mg的混合溶液,过滤;

10、3)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记录色谱图。

11、本发明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该鉴别方法步骤3)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规格为4.6*150mm,粒径2.7um,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茯苓酸检测波长为210nm;去氢茯苓酸检测波长为24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

12、本发明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该鉴别方法步骤3)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磷酸溶液配比为67∶33。

13、本发明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该鉴别方法在真武汤基准物质中的应用。

14、现有技术主要是针对真武汤基准物质中的芍药苷和6-姜辣素进行含量检测,这两个成分分别来自白芍和生姜,对基准物质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的归属来自附子、白芍、白术和生姜,没有对茯苓的关键成分进行研究。

15、本发明针对上述缺点,通过对药材、饮片和基准物质多批次的质量研究,建立基准物质中茯苓酸和去氢茯苓酸液相鉴别的方法,确保基准物质质量稳定可靠。本发明通过对真武汤基准物质成分的研究,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方法稳定,可用于真武汤基准物质中茯苓酸和去氢茯苓酸质量评价的方法,明确色谱峰的归属,通过液相色谱法对茯苓中茯苓酸和去氢茯苓酸进行测定,弥补现有资料对质量控制方法的不足,对真武汤基准物质的质量控制技术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所述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特征在于,该鉴别方法的色谱条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溶液,波长210nm-243nm,柱温30-45℃;流速0.9ml/min~1.1ml/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鉴别方法流动相中磷酸溶液的浓度为0.025%-0.10%,乙腈-磷酸溶液配比范围为80 : 20-6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鉴别方法色谱柱:柱长范围为100mm-250mm,色谱柱的填充材料粒径为2.7um-5.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鉴别方法柱温为35-4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鉴别方法步骤3)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规格为4.6*150mm,粒径2.7um,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茯苓酸检测波长为210nm;去氢茯苓酸检测波长为24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鉴别方法步骤3)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磷酸溶液配比为67∶3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鉴别方法在真武汤基准物质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茯苓液相鉴别方法,所述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该鉴别方法的色谱条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溶液,波长210nm‑243nm,柱温30‑45℃;流速0.9ml/min~1.1ml/min。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方法稳定,弥补现有资料对质量控制方法的不足,对真武汤基准物质的质量控制技术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龙,刘选,李多娇,杨世平,曹丽华,张静,刘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