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流速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5263发布日期:2024-03-25 19:32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流速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烟气流速测量,特别是一种烟气流速测量仪。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在使用时,加热线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加热航空插头连接,采样管动压气嘴连接烟气流速测量仪动压气嘴,采样管静压气嘴连接烟气流速测量仪静压气嘴,然后将烟气流速测量仪的检测端放到烟气管内,即可自动吸气进行检测。

2、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3、1.接管较多,外观不够美观;

4、2.皮托管部分在烟道含湿量较高,正压较大的情况下,会在皮托管至电磁阀的连接管路内形成冷凝水,较大正压环境会将烟道杂质带入管路内,在接管处与冷凝水凝结形成凝结堵塞连接管路,造成数据偏差;

5、3.接管处与冷凝水凝结形成凝结时,现场采样人员需要拔掉软管甩甩,将杂质及冷凝水等甩出,由于接管处的导气管与烟气流速测量仪之间通过直接插接的方式连接,在多次插拔之后,容易发生松动,进而影响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接管较多,外观不够美观;较大正压环境会将烟道杂质带入管路内,在接管处与冷凝水凝结形成凝结堵塞连接管路,造成数据偏差,以及导气管多次插拔之后,容易发生松动,进而影响气密性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流速测量仪。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支撑部件,包括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设置于所述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上的气电一体管线,设置于所述气电一体管线上的导气管,设置于所述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内的安装盒,设置于所述安装盒上的贯穿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上的冷凝筒;安装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气管上的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贯穿口内的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上的推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推动组件上的传动组件;加固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上的泵气组件,设置于所述泵气组件上的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弹性组件上的防转组件;冷凝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凝筒内的引导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凝筒上的过滤组件。

4、作为本发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导气管上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设有环形口,所述环形口的切面呈斜面,所述导气管的侧壁上设有参照线。

5、作为本发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贯穿口内壁上的圆筒,所述圆筒上设有四个切口,四个所述切口均未切断圆筒,四个所述切口内均密封滑动连接有呈半圆形的第二密封圈。

6、作为本发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圈上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上设有弧形磁铁,所述弧形磁铁与安装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盒与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内壁之间密封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转轴上设有扭力弹簧,所述顶板上设有与弧形磁铁相互吸引的强力磁铁。

7、作为本发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上的容纳口,所述容纳口内无接触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的螺纹分为前后两段,且两段所述螺纹杆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与顶板相配合的楔形块,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楔形块相配合的缺口。

8、作为本发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泵气组件包括设置于圆筒上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的尺寸由内到外依次增大,所述导气槽上密封设有u形管,所述圆筒内设有储气腔,所述u形管的前端与储气腔密封连通。

9、作为本发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密封滑动连接在储气腔内的活塞,所述活塞通过伸缩弹簧与储气腔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储气腔上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活塞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转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圈上的一对止位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止位板相配合的斜边。

11、作为本发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凝筒内侧壁上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外侧壁上嵌设有金属板,所述冷凝筒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设有密封塞。

12、作为本发明烟气流速测量仪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凝筒内底部的圆环,所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设有过滤网。

13、本发明一种烟气流速测量仪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气电一体管线,能够将多根管线集成一根,避免管线的混乱,同时通过设置冷凝部件,能够进行水汽的提前冷凝,且通过设置过滤组件,能够进行烟尘的过滤,避免发生管道的阻塞,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再通过设置安装部件,利用卡合的方式代替插拔方式,导气管在多次拆卸后,仍能保证密封效果,从而解决了接管较多,外观不够美观;较大正压环境会将烟道杂质带入管路内,在接管处与冷凝水凝结形成凝结堵塞连接管路,造成数据偏差,以及导气管多次插拔之后,容易发生松动,进而影响气密性,达到了,整体美观,管道不堵塞,以便导气管多次插拔不松动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201)包括固定连接在导气管(103)上的第一密封圈(201a),所述第一密封圈(201a)上设有环形口(201b),所述环形口(201b)的切面呈斜面,所述导气管(103)的侧壁上设有参照线(201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202)包括固定连接在贯穿口(105)内壁上的圆筒(202a),所述圆筒(202a)上设有四个切口(202b),四个所述切口(202b)均未切断圆筒(202a),四个所述切口(202b)内均密封滑动连接有呈半圆形的第二密封圈(202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20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圈(202c)上的传动块(203a),所述传动块(203a)上设有弧形磁铁(203b),所述弧形磁铁(203b)与安装盒(10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盒(104)与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101)内壁之间密封设有安装框(203c),所述安装框(203c)内转动连接有转轴(203d),所述转轴(203d)上固定连接有顶板(203e),所述转轴(203d)上设有扭力弹簧(203f),所述顶板(203e)上设有与弧形磁铁(203b)相互吸引的强力磁铁(203g)。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4)包括设置于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101)上的容纳口(204a),所述容纳口(204a)内无接触设有螺纹杆(204b),所述螺纹杆(204b)上的螺纹分为前后两段,且两段所述螺纹杆(204b)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204b)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204c),所述安装框(203c)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与顶板(203e)相配合的楔形块(204d),所述移动板(204c)上设有与楔形块(204d)相配合的缺口(204e)。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气组件(301)包括设置于圆筒(202a)上的导气槽(301a),所述导气槽(301a)的尺寸由内到外依次增大,所述导气槽(301a)上密封设有u形管(301b),所述圆筒(202a)内设有储气腔(301c),所述u形管(301b)的前端与储气腔(301c)密封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02)包括密封滑动连接在储气腔(301c)内的活塞(302a),所述活塞(302a)通过伸缩弹簧(302b)与储气腔(301c)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储气腔(301c)上设有连接口(302c),所述连接口(302c)内设有支撑板(302d),所述支撑板(302d)与活塞(302a)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组件(30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圈(202c)上的一对止位板(303a),所述支撑板(302d)上设有与止位板(303a)相配合的斜边(303b)。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401)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凝筒(106)内侧壁上的引导板(401a),所述引导板(401a)的外侧壁上嵌设有金属板(401b),所述冷凝筒(106)的底部设有排水孔(401c),所述排水孔(401c)内设有密封塞(401d)。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气流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02)包括固定连接在冷凝筒(106)内底部的圆环(402a),所述圆环(402a)上固定连接有阻隔板(402b),所述阻隔板(402b)上设有过滤网(402c)。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烟气流速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烟气流速测量仪,其包括,支撑部件,包括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设置于所述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上的气电一体管线,设置于所述气电一体管线上的导气管,设置于所述烟气流速测量仪本体内的安装盒,设置于所述安装盒上的贯穿口;安装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气管上的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贯穿口内的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上的推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推动组件上的传动组件;加固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上的泵气组件,本发明所述装置能够进行烟气的过滤以及烟气中水汽的提前冷凝,保证管道不堵塞,同时还能够在多次插拔后,保持管道的密封。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华,王小翠,陈康宁,刘帅敬,张亮,刘朋刚,吕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