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7672发布日期:2024-02-26 17:2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形变监测,尤其涉及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地质灾害监测和形变监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gnss形变监测原理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卫星信号来测量地表的形变变化,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大坝作为水力发电的关键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大坝形变监测技术应运而生。大坝形变监测可以为大坝的维护管理和运营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大坝形变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延长大坝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水力发电功能。现有的大坝形变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

2、(一)现有的通过gnss-r(反演海洋、地表、植被等物理参数的遥感手段)对小型水坝坝体进行监测时,由于小型水坝面积较小,在监测区域内会存在非坝体物体如土壤和植被等,这些物体易发生位移且其反射面不规律,会造成gnss-r对坝体的监测精度产生影响。

3、(二)现有水坝形变监测过程中,由于全国小型水坝数量众多且分布区域往往是偏远地区,通过对每个水库都先进行实地勘测,再进行区域划分,其成本过高,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4、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数据;

5、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数据构建基础数据集;

6、通过数据集进行计算,排除非监测区域的干扰;

7、排除干扰后,对监测区域内的大坝进行形变监测。

8、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数据包括步骤如下:

9、以接收机的直射天线作为基准站、反射天线作为测量站;

10、通过测量站的gnss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并进行解算;

11、根据解算数据计算反演伪距,得出伪距误差。

12、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测量站的gnss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中直达北斗导航信号为:

13、

14、坝体反射的北斗导航信号为:

15、

16、其中,τ表示延迟信号,τ=s/c,s表示反射信号多走的距离,c表示光速,j表示卫星号,s表示卫星信号,t表示时间,f表示信号频率,a表示系数,c表示对流层改正,d表示电离层改正。

17、反射信号多走的距离s公式为:

18、

19、其中,表示反射信号与直射信号的相位差。

20、进一步的,已知接收机位置数据为(xt,yt,zt),所述反演伪距的计算公式如下:

21、

22、其中,(xs,ys,zs)表示卫星位置,为接收机解算的钟差,为卫星钟差的修正值,i为通过klobuchar模型获得的电离层延迟,t表示通过saastamoinen模型获得的对流层延迟。

23、进一步的,所述伪距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24、

25、其中,ρ表示实际接收得到的伪距,ρt表示反演得到的模拟伪距,和分别表示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差的残差,δi和δt分别表示未被klobuchar模型获得的电离层延迟和未被saastamoinen模型获得的对流层延迟抵消的部分,ε表示噪声。

26、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数据集进行计算,排除非监测区域的干扰包括步骤如下:

27、对于距离坝体较远的干扰,通过第一菲涅尔区范围排除;

28、对于距离坝体较近的干扰,通过延迟多普勒排除。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菲涅尔区公式如下:

30、

31、其中,r表示天线到反射点的距离,λ表示信号波长,h'表示反射天线距离地面高度,γ表示卫星仰角,θ表示坝体倾斜角度,α为等效信号入射角,d表示反射天线距离坝体底边的距离,a、b分别表示覆盖椭圆的短半轴和长半轴。

32、进一步的,所述对于距离坝体较近的干扰,通过延迟多普勒排除包括步骤如下:

33、计算反射信号点坐标系到延迟多普勒域的关系;

34、通过计算关系建立映射关系模型;

35、通过特征对比,识别坝体边缘;

36、训练映射关系模型,得到区域划分模型。

37、进一步的,所述计算反射信号点坐标系到延迟多普勒域的关系公式如下:

38、

39、

40、其中,(x,y)是反射点坐标系的坐标,(τxy,fd,xy)是反射点对应的延迟增量和多普勒频移,γ为gnss卫星仰角,h为接收天线到反射面的高度,为gnss卫星速度;

41、所述映射关系模型具体如下:

42、

43、进一步的,所述对监测区域内的大坝进行形变监测包括确定反射点形变量x,公式如下:

44、

45、其中,γ表示卫星仰角,θ表示坝体倾斜角度;α为等效信号入射角。

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47、(一)本发明通过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数据,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数据构建基础数据集,通过数据集进行计算,排除非监测区域的干扰,最后在排除干扰后,对监测区域内的大坝进行形变监测,提高监测区域的准确性及监测精度。

48、(二)进一步的,本发明在基于gnss-r能够探测反射点物质信息的原理下,通过延迟多普勒的方法分析反射点及周围的物质信息,增强对坝体和非坝体的区分度,提高gnss-r区域划分精度和监测精度。

49、(三)进一步的,通过延迟多普勒的方法处理gnss-r反射数据,得到镜反射点,根据镜反射点建立散射参考系到延迟多普勒域的映射关系,通过和坝体部分的延迟多普勒特征对比,找到与坝体部分的延迟多普勒特征不同的目标,进而识别出坝体边缘,通过用多次延迟多普勒gnss-r坝体识别的结果训练模型,得到区域划分模型,提高识别的精度。

50、(四)进一步的,本发明在区域划分模型训练完成后,就可以只通过第一菲涅尔区判断反射点是否超出监测区域,在不影响监测准确性的情况下减少计算量,提高监测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数据包括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测量站的gnss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中直达北斗导航信号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已知接收机位置数据为(xt,yt,zt),所述反演伪距的计算公式如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距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数据集进行计算,排除非监测区域的干扰包括步骤如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菲涅尔区公式如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距离坝体较近的干扰,通过延迟多普勒排除包括步骤如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反射信号点坐标系到延迟多普勒域的关系公式如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监测区域内的大坝进行形变监测包括确定反射点形变量x,公式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GNSS‑R形变监测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数据;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数据构建基础数据集;通过数据集进行计算,排除非监测区域的干扰;排除干扰后,对监测区域内的大坝进行形变监测。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数据包括步骤如下:以接收机的直射天线作为基准站、反射天线作为测量站;通过测量站的GNSS接收机接收GNSS信号,并进行解算;根据解算数据计算反演伪距,得出伪距误差。本发明在基于GNSS‑R能够探测反射点物质信息的原理下,通过延迟多普勒的方法分析反射点及周围的物质信息,增强对坝体和非坝体的区分度,提高GNSS‑R区域划分精度和监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沣,王敏,葛学如,凌凯峰,王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卡尔曼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技术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