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2962发布日期:2024-02-22 21:1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公路轨道安全监测,具体为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技术的进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工程、桥梁工程、地铁轨道工程飞速发展,为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缓解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发展轨道交通,在特殊地段采用公路桥梁与轨道交通共建施工,如跨河公路桥梁,是对有限空间的有效利用,能大大节约资源、有效节省建造时间,由于目前铁路列车、公路汽车等速度逐渐提高,高速列车、高速汽车越来越多,其对线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对地表沉降的控制也更为严格,因此需要更加精密的监测手段,来监测施工条件下地表沉降变形。

2、现有技术中,对以往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我国列车、汽车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地表沉降是影响高速列车、汽车等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建设施工监测方法都是采用静力水准仪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或者精密全站仪与psi相结合的方法来长期监测地表沉降情况。

3、但是,全站监测仪器进度较低、环境适应能力差、自动化程度低、可操作性不强,全站仪监测时存在人工监测数据误差过大的问题不具有实时性,运用静力水准仪监测时,比较笨重且对静力水准仪加水、排气泡时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为此,本发明提出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包括:

3、沉降监测装置本体,沉降监测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锚爪,锚爪上侧设置有减震座,减震座上侧安装有固定盘。

4、固定盘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一侧设置有转轴,转轴一侧套设有小线盘,小线盘一侧固定连有大线盘。

5、大线盘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传感器,第一旋转传感器上侧设置有转把轮,转把轮上侧安装有数据接收器,数据接收器一侧安装有数据传输器。

6、优选的,减震座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减震座另外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固定盘之间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盘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7、优选的,连接板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一侧对面安装有第三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一侧对面安装有第四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下表面与均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罩壳。

8、优选的,第一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之间安装有下滑轮,第二支撑座、第四支撑座之间安装有上滑轮,下滑轮、上滑轮内均套设有连接轴且与连接轴之间转动连接,连接轴与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之间均固定连接。

9、优选的,小线盘、大线盘均套设在转轴上且与转轴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转轴套设在限位环内且与转轴之间转动连接,大线盘上侧设置有限位架,限位架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限位架另外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架,l型架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小线盘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传感器,小线盘、大线盘、下滑轮、上滑轮上均绕设有连接线。

10、优选的,转把轮套设在转轴上且与转轴之间固定连接,罩壳顶部安装有防护板,数据接收器、数据传输器一侧均与防护板之间固定连接,数据接收器与第一旋转传感器、第二旋转传感器之间均电性连接,罩壳外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

11、优选的,罩壳内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与数据接收器电性连接,数据处理器与数据传输器之间电性连接,数据处理器一侧安装有电源箱,太阳能板与电源箱之间电性连接,电源箱与第一旋转传感器、第二旋转传感器、数据接收器、数据传输器、数据处理器之间均电性连接。

12、一种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通过减震座可降低整个装置的震动幅度,从而提高沉降监测装置本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连接板可对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进行固定,从而使整个装置的底部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沉降监测装置本体监测数据的精确性,支撑柱一端与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柱另外一端与罩壳固定连接,进而保持罩壳的稳定性,同时罩壳对内部结构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内部结构的损坏。

15、2.通过第一旋转传感器与第二旋转传感器将旋转角度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式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器中,数据接收器将数据输送至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通过相关技术测量来计算连接线的长度变化,进而推算出地表土层沉降的数据,将推算结果发送至数据传输器中,数据传输器与外部的终端控制设备电性连接,从而便于后台操作人员得到实时的沉降数据。

16、3.通过安装的太阳能板可对电源箱供电,可使整个装置使用时间更长,电源箱对罩壳内部的第一旋转传感器、第二旋转传感器、数据接收器、数据传输器、数据处理器进行供电,从而保证沉降监测装置本体的稳定运行,综上实现了沉降监测装置本体适应环境能力强,操作简便,且误差小的效果,使得监测得到的数据更加全面准确,同时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降了危险发生的可能。



技术特征:

1.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3)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13),减震座(3)另外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与固定盘(4)之间通过螺纹孔(5)螺纹连接,固定盘(4)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16)、第二支撑座(17),第一支撑座(16)一侧对面安装有第三支撑座(18),第二支撑座(17)一侧对面安装有第四支撑座(19),第三支撑座(18)、第四支撑座(19)下表面与均连接板(15)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座(16)、第二支撑座(1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0),支撑柱(20)一端固定连接有罩壳(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6)、第三支撑座(18)之间安装有下滑轮(22),第二支撑座(17)、第四支撑座(19)之间安装有上滑轮(23),下滑轮(22)、上滑轮(23)内均套设有连接轴(24)且与连接轴(24)之间转动连接,连接轴(24)与第一支撑座(16)、第二支撑座(17)、第三支撑座(18)、第四支撑座(19)之间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线盘(7)、大线盘(8)均套设在转轴(6)上且与转轴(6)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板(1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5),转轴(6)套设在限位环(25)内且与转轴(6)之间转动连接,大线盘(8)上侧设置有限位架(26),限位架(26)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25),限位架(26)另外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架(27),l型架(27)一端与连接板(15)固定连接,小线盘(7)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传感器(28),小线盘(7)、大线盘(8)、下滑轮(22)、上滑轮(23)上均绕设有连接线(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轮(10)套设在转轴(6)上且与转轴(6)之间固定连接,罩壳(21)顶部安装有防护板(30),数据接收器(11)、数据传输器(12)一侧均与防护板(30)之间固定连接,数据接收器(11)与第一旋转传感器(9)、第二旋转传感器(28)之间均电性连接,罩壳(21)外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1)内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数据处理器(32),数据处理器(32)与数据接收器(11)电性连接,数据处理器(32)与数据传输器(12)之间电性连接,数据处理器(32)一侧安装有电源箱(33),太阳能板(31)与电源箱(33)之间电性连接,电源箱(33)与第一旋转传感器(9)、第二旋转传感器(28)、数据接收器(11)、数据传输器(12)、数据处理器(32)之间均电性连接。

8.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公路轨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公路轨道共建交通共建结构沉降监测装置及控制系统,包括:沉降监测装置本体,沉降监测装置本体底部设置固定盘,固定盘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一侧套设有小线盘,小线盘一侧固定连有大线盘,大线盘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传感器,第一旋转传感器上侧设置有转把轮,转把轮上侧安装有数据接收器,数据接收器一侧安装有数据传输器;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旋转传感器与第二旋转传感器将旋转角度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式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器中,数据接收器将数据输送至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通过相关技术测量来计算连接线的长度变化,进而推算出地表土层沉降的数据,从而便于后台操作人员得到实时的沉降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玉,谭继兴,李淑义,韩炜,王士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