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9246发布日期:2024-04-08 13:5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损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x射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

2、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是工业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3、在需要对大尺寸、大厚度的零部件进行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的情况下,一般采用能量能够达到兆电子伏特级的高能量级的x射线探伤装置对零部件进行检测,以使得x射线能够完全穿透该零部件,便于对零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测,避免出现无法被检测的盲区和死角。

4、在此情况下,由于x射线的能级高、穿透力强,需要修建额外的屏蔽结构以阻挡x射线的散射,避免x射线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由于能量为兆电子伏特级的x射线探伤装置本身的结构重量大,而屏蔽结构为了能容纳大尺寸零部件且满足屏蔽效果的要求,同样具有较大体积和重量,因此,不便于进行移动,不利于适应不同的检测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移动以提高适应性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无损检测,所述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包括:

4、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用于放置所述目标物体并进行检测;

5、集装箱,所述集装箱中设有安装空间,所述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设于所述安装空间中。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的顶侧设有可选择性启闭的第一箱门,在所述第一箱门的开启状态下,在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箱门的开口的投影范围内;

7、或者,所述集装箱沿其水平方向的一侧设有可选择性启闭的第二箱门,在所述第二箱门的开启状态下,在垂直于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箱门的开口的投影范围内。

8、一些实施例中,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包括x射线放射源和屏蔽体,所述屏蔽体中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目标物体,所述x射线放射源设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x射线放射源用于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向所述目标物体射出x射线。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体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容纳腔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敞开形成第一敞口,所述门体可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关闭或者开启所述第一敞口。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可选择性启闭的第三箱门,在所述第三箱门的开启状态下,在垂直于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敞口的投影面位于所述第三箱门的开口的投影范围内。

11、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门体关闭所述第一敞口的状态下,在垂直于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投影面上,所述第一敞口的投影位于所述门体的投影范围内,且所述第一敞口的投影边界与所述门体的投影边界间隔设置。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表面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连通位置形成所述第一敞口,所述滑动槽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敞开形成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的边缘与所述滑动槽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门体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滑动槽中。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体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一敞口的一端设有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凸出,在垂直于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投影面中,所述止挡凸起的投影位于所述箱体的投影范围内,以使在所述门体关闭所述第一敞口的状态下,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箱体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抵接。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体中设有准直腔,所述准直腔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另一端封闭且设有所述x射线放射源,所述准直腔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积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容纳腔逐渐增大。

15、一些实施例中,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还包括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活动支架包括承载组件、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放置所述目标物体,所述旋转组件的驱动端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组件以竖直方向为转轴转动,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组件升降。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沿水平方向的一侧形成可启闭的第一敞口,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和滑动板,所述承载板用于放置所述目标物体,所述承载板叠放于所述滑动板的上方,所述旋转组件的驱动端驱动所述承载板转动,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滑动板滑动配合,以使所述滑动板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并出入所述第一敞口。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至少两个丝杆和升降平台,各所述丝杆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分别穿过所述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升降平台形成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

18、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通过将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布置于集装箱内,一方面,集装箱能够对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集装箱能够放置于各类运输工具上,通过汽车、轨道交通、船舶等进行运输,依托标准化的现代物流运输体系方便地将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进行运输。如此,便于根据不同用户不同时间的需求,灵活地将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在各个使用位置进行转运,便于将高能量级的x射线探伤装置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x射线探伤装置的使用效率,扩大了应用场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无损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的顶侧设有可选择性启闭的第一箱门,在所述第一箱门的开启状态下,在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箱门的开口的投影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包括x射线放射源和屏蔽体,所述屏蔽体中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目标物体,所述x射线放射源设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x射线放射源用于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向所述目标物体射出x射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体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容纳腔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敞开形成第一敞口,所述门体可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关闭或者开启所述第一敞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可选择性启闭的第三箱门,在所述第三箱门的开启状态下,在垂直于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敞口的投影面位于所述第三箱门的开口的投影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关闭所述第一敞口的状态下,在垂直于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投影面上,所述第一敞口的投影位于所述门体的投影范围内,且所述第一敞口的投影边界与所述门体的投影边界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沿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表面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连通位置形成所述第一敞口,所述滑动槽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敞开形成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的边缘与所述滑动槽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门体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滑动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一敞口的一端设有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所述集装箱的宽度方向凸出,在垂直于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投影面中,所述止挡凸起的投影位于所述箱体的投影范围内,以使在所述门体关闭所述第一敞口的状态下,所述止挡凸起与所述箱体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体中设有准直腔,所述准直腔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另一端封闭且设有所述x射线放射源,所述准直腔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积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容纳腔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还包括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活动支架包括承载组件、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放置所述目标物体,所述旋转组件的驱动端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组件以竖直方向为转轴转动,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组件升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沿水平方向的一侧形成可启闭的第一敞口,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和滑动板,所述承载板用于放置所述目标物体,所述承载板叠放于所述滑动板的上方,所述旋转组件的驱动端驱动所述承载板转动,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滑动板滑动配合,以使所述滑动板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并出入所述第一敞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至少两个丝杆和升降平台,各所述丝杆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分别穿过所述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升降平台形成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无损检测。该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包括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和集装箱。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用于放置目标物体并进行检测。集装箱中设有安装空间,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设于安装空间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通过将自屏蔽式X射线探伤装置布置于集装箱内,集装箱能够放置于各类运输工具上,通过汽车、轨道交通、船舶等进行运输,依托标准化的现代物流运输体系方便地将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进行运输。如此,便于根据不同用户不同时间的需求,灵活地将可移动式X射线探伤系统在各个使用位置进行转运,从而提高了X射线探伤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崔爱军,余国龙,朱志斌,刘国荣,杨誉,秦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