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循环应力应变的输氢装备氢脆损伤评估方法

文档序号:37814001发布日期:2024-04-30 17:2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循环应力应变的输氢装备氢脆损伤评估方法

本发明涉及氢脆损伤评估,特别是一种基于循环应力应变的输氢装备氢脆损伤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氢致损伤是临氢装备安全高可靠性服役的关键问题。由于临氢装备,如输氢管道、氢压缩机等装备,处于压力波动、氢气等服役环境,氢脆在交变疲劳作用下更为显著。目前,常规氢脆损伤采用慢应变拉伸方法,通过测定充氢前后的拉伸塑性。基于拉伸塑性的损伤值表征材料氢脆性能,未能反映氢脆在交变载荷下的损伤性能。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310885256.4公开了一种交变载荷下超长寿命服役结构氢损伤快速评估方法,涉及材料性能评价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分析典型的超长寿命结构的服役工况和关键部件的服役条件,确定关键部件材料的服役环境;s2:进行不同应力比下的超高周疲劳测试,获得不同寿命下的应力-寿命数据;s3: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高周疲劳及超高周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s4:进行氢元素检测,获得微缺陷周围的氢元素含量分布;s5:利用basquin公式分段线性拟合高周疲劳和超高周疲劳阶段的s-n数据,分别获得两条拟合直线的斜率;s6:将两条拟合直线的斜率的比值作为氢损伤因子。该方法,可以实现长寿命服役结构在交变载荷下氢损伤的快速评估,同时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然而,上述方法需要完成高周、超高周疲劳试验,需要测试二三十个试样的疲劳试验,耗时费力,不利于评价临氢装备的氢脆损伤评价,且未能直接反映直接氢脆损伤物理本质。而且,高周、超高周疲劳损伤萌生于材料内部缺陷,表征的是材料内部缺陷处不可逆氢的氢脆影响,未能反映材料内部可逆氢的氢脆损影响,而可逆氢往往是材料氢脆损伤的主要因素。

3、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交变载荷下临氢装备氢损伤快速、准确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循环应力应变的输氢装备氢脆损伤评估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3、一种基于循环应力应变的输氢装备氢脆损伤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选择临氢装备材料,不进行充氢处理,直接进行应变比r=-1下的应变低周疲劳测试,获得四个应变下的饱和循环应力-应变数据;

5、s2、材料循环应力-应变关系为:

6、

7、其中:是空气环境中循环应力幅,δεp是空气环境中循环塑性应变幅;k是空气环境中循环应力应变系数,n是空气环境中循环应力应变指数;

8、s3、对公式(1)取对数,获得关系式:

9、

10、根据饱和循环应力-应变数据,拟合得到k、n值;

11、s4、选择临氢装备材料,采用0.2mol/l的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电化学充氢处理,进行应变比r=-1下的应变疲劳测试,获得四个应变下的充氢饱和循环应力-应变数据;

12、s5、根据充氢饱和循环应力-应变数据,拟合获得充氢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为:

13、

14、其中:是氢气环境中循环应力幅,是氢气环境中循环塑性应变幅;kh是氢气环境中循环应力应变系数,nh是氢气环境中循环应力应变指数;

15、s6、对公式(3)取对数,获得关系式:

16、

17、根据饱和循环应力-应变数据,拟合得到kh、nh值;

18、s7、利用下式:

19、求得交变载荷下临氢装备材料氢脆损伤因子α,实现在交变载荷下临氢装备的氢损伤快速评估。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实现在交变载荷下的临氢装备的氢损伤快速、准确评估,该方法规避了传统慢应变拉伸评价方法的静态性,采用高应变的低周疲劳试验,评估了临氢装备在承受交变载荷下的内部可逆氢与不可逆氢致损伤,使得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22、(2)本发明只需较少的试样的低周疲劳循环试验,10%寿命达到饱和循环应力-应变状态,不用达到完全疲劳断裂寿命,极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财力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循环应力应变的输氢装备氢脆损伤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氢脆损伤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应力应变的输氢装备氢脆损伤评估方法,采用高应变的低周疲劳试验,评估了临氢装备在承受交变载荷下的内部可逆氢与不可逆氢致损伤,使得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本发明只需较少的试样的低周疲劳循环试验,10%寿命达到饱和循环应力‑应变状态,不用达到完全疲劳断裂寿命,极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财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詹松涛,刘方军,李庆东,聂宝华,陈东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