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步进低杂散频谱监测的接收机本振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7148发布日期:2023-09-08 04:4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细步进低杂散频谱监测的接收机本振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频谱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步进低杂散频谱监测的接收机本振源。


背景技术:

1、电磁频谱监测是实现无线电管理的技术手段。由于通信行业的发展,无线电通信应用普及使得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为了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无线电秩序的稳定和良好,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变得更加重要。无线电频谱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伴随着近几年电信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各种无线电台的数目在激增,空中信道变得拥挤。为更加高效的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避免各电台间的电磁干扰,保障各类电台的正常稳定工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加强各类无线电设备的管理更加重要。

2、而频谱监测设备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就是频谱监测接收机,频谱监测接收机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频谱监测设备能否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在频谱监测接收机中本振源是频谱监测接收机最关键的部件也是实现难度最大的一个部分,其相位噪声、杂散性能和跳频步进等技术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频谱监测接收机的性能。

3、一个实用的频谱监测接收机要求其本振源具有相位噪声低、杂散低、跳频步进小、跳频时间快等特点,而这些性能指标又相互制约无法同时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细步进低杂散频谱监测的接收机本振源。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细步进低杂散频谱监测的接收机本振源,包括:

4、恒温晶振、锁相环、第一放大器、第一滤波器、混频器、第三滤波器、第二放大器、集成锁相环、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和第二滤波器;

5、所述恒温晶振一端,依次与所述锁相环、所述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一滤波器、所述混频器、所述第三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连接;

6、所述恒温晶振另一端,依次与所述集成锁相环、所述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和所述第二滤波器一端连接;

7、所述第二滤波器另一端与所述混频器的第三端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机本振源,具有相位噪声低、杂散低、跳频步进小的本振源能够满足频谱监测设备对频谱监测接收机的性能要求,并以此来提升频谱监测设备的普及率,科学有效地管理好有限的频谱资源和空中电磁波的工作秩序,以满足各行各业对无线电频谱日益增长的需求。

9、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接收机本振源能够实现低相位噪声、细步进、低杂散,对于频谱监测接收机性能的提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0、结构简单,通过更换滤波器、混频器与压控振荡器即可配置不同频段的信号输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11、进一步地,所述锁相环包括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

12、所述鉴相器的一端,依次与所述环路滤波器和所述压控振荡器环路连接;

13、所述鉴相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温晶振一端连接;

14、所述压控振荡器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器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包括: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储器、数模变换器和低通滤波器;

16、所述相位累加器的一端,依次与所述波形存储器、所述数模变换器和所述低通滤波器的一端连接;

17、所述相位累加器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成锁相环连接;

18、所述低通滤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一端连接。

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细步进低杂散频谱监测的接收机本振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步进低杂散频谱监测的接收机本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相环包括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细步进低杂散频谱监测的接收机本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包括: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储器、数模变换器和低通滤波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细步进低杂散频谱监测的接收机本振源,涉及频谱监测领域。该本振源包括:恒温晶振、锁相环、第一放大器、第一滤波器、混频器、第三滤波器、第二放大器、集成锁相环、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和第二滤波器;所述恒温晶振一端,依次与所述锁相环、所述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一滤波器、所述混频器、所述第三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连接;所述恒温晶振另一端,依次与所述集成锁相环、所述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和所述第二滤波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器另一端与所述混频器的第三端连接,通过本技术的接收机本振源能够实现低相位噪声、细步进、低杂散,对于频谱监测接收机性能的提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钟睿,周琦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天微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