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8931发布日期:2023-04-22 09:4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线束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气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线束测试仪。


背景技术:

1、适用于转换开关的控制线束的线数较多且采用的是多色线,利用人工的方式对此类控制线束进行检测时,容易发生检测错漏的情况并且检测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利用人工的方式检测适用于转换开关的控制线束存在检测错漏并且检测速度较慢的缺陷,提供一种线束测试仪。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线束测试仪,包括开关电路、输入测试端子、输出测试端子、信号灯电路以及电源;

4、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个并联的开关,所述输入测试端子包括n个并联的第一进线孔,所述输出测试端子包括n个并联的第二进线孔,所述信号灯电路包括n个并联的信号灯,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输入测试端子用于接入被测线束的一端,所述输出测试端子用于接入所述被测线束的另一端;

5、n个并联的所述开关的一端均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连接,n个并联的所述开关的另一端与n个并联的所述第一进线孔对应电连接,n个并联的所述第二进线孔与n个并联的所述信号灯的一端对应电连接,n个并联的所述信号灯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6、较佳地,所述线束测试仪还包括控制器;

7、所述电源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各个所述开关的通断。

8、较佳地,所述开关包括继电器。

9、较佳地,所述继电器的干接头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10、较佳地,所述输入测试端子和/或所述输出测试端子采用防呆结构。

11、较佳地,所述输入测试端子和/或所述输出测试端子包括至少两组分立设置的测试端子。

12、较佳地,所述输入测试端子包括的n个并联的所述第一进线孔顺序排列;

13、所述输出测试端子包括的n个并联的所述第二进线孔顺序排列;

14、所述信号灯电路包括的n个并联的所述信号灯顺序排列。

15、较佳地,所述输入测试端子和所述输出测试端子设于所述线束测试仪的同一平面上;

16、所述输入测试端子与所述信号灯电路设于所述线束测试仪的不同平面上。

17、较佳地,所述线束测试仪还包括测试按钮,所述测试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的通断。

18、较佳地,所述电源采用外部供电结构。

19、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测试仪,在将被测线束的两端分别插入输入测试端子与输出测试端子时,即可通过对开关电路中相应开关的控制以及信号灯电路中相应信号灯的点亮情况来反应被测线束是否制作正常、接线正确,例如,当发现有信号灯无法点亮或者有信号灯点亮的顺序发生错位时,就可以判断出当前的被测线束有断线或者线序错误,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测试仪能够提高检测正确率与检测速度,并且能够避免检测错漏情况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路、输入测试端子、输出测试端子、信号灯电路以及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测试仪还包括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继电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干接头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测试端子和/或所述输出测试端子采用防呆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测试端子和/或所述输出测试端子包括至少两组分立设置的测试端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测试端子包括的n个并联的所述第一进线孔顺序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测试端子和所述输出测试端子设于所述线束测试仪的同一平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测试仪还包括测试按钮,所述测试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的通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采用外部供电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测试仪,包括开关电路、输入测试端子、输出测试端子、信号灯电路以及电源;开关电路包括N个并联的开关,输入测试端子包括N个并联的第一进线孔,输出测试端子包括N个并联的第二进线孔,信号灯电路包括N个并联的信号灯,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输入测试端子用于接入被测线束的一端,输出测试端子用于接入被测线束的另一端;N个并联的开关的一端均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N个并联的开关的另一端与N个并联的第一进线孔对应电连接,N个并联的第二进线孔与N个并联的信号灯的一端对应电连接,N个并联的信号灯的另一端均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能够提高检测正确率与检测速度,并且能够避免检测错漏情况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登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