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3401发布日期:2023-04-27 00:0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铁路车辆驼峰溜放编组作业生产,尤其是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铁路矿石车(k)是供新、旧线路铺设石碴或装运散粒货物的货车车辆,目前投入运行的矿石车种类主要有k13系列和kz70系列。该类货车车辆的主要特点是在车体上有卸碴漏斗装置,漏斗由漏斗板、隔板、分碴梁、导流板等组焊而成,流碴板与轨顶面距离、漏斗与轨道面距离都比较小,由于其结构特点,在车辆过驼峰时,容易引起车辆部件与轨道线路设备发生碰触等安全问题。

2、根据有关(设计)规定,这些矿石车因其结构特点一般不允许通过驼峰,这样一来就严重影响了编组(区段)站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通过检测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是否大于安全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对原有“禁止溜放”的铁路矿石车(k)开放驼峰溜放作业,从而优化运输生产组织方式,提高编组站的生产能力,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包括布置在被测减速器两侧的光源阵列和相机阵列,所述光源阵列包括若干测试光源,所述相机阵列包括若干高速面阵列相机,位于所述被测减速器同侧的所述测试光源与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均匀交错布置,同侧相邻的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的拍摄覆盖区域重叠。

4、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反光标识,所述反光标识粘贴在所述被测减速器的上顶面以及k型矿石车辆中部的漏斗隔板最低面齐平处。

5、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的启闭并连接接收其所拍摄的图像。

6、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标定块,所述标定块放置在所述被测减速器的区段中心位置。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k型矿石车辆是否满足驼峰溜放编组作业的安全技术指标要求的研判,进而确保编组作业安全,提高编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实现无接触式的测量,有利于在既有铁路区段使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包括布置在被测减速器两侧的光源阵列和相机阵列,所述光源阵列包括若干测试光源,所述相机阵列包括若干高速面阵列相机,位于所述被测减速器同侧的所述测试光源与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均匀交错布置,同侧相邻的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的拍摄覆盖区域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反光标识,所述反光标识粘贴在所述被测减速器的上顶面以及k型矿石车辆中部的漏斗隔板最低面齐平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的启闭并连接接收其所拍摄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标定块,所述标定块放置在所述被测减速器的区段中心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铁路车辆驼峰溜放编组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K型矿石车辆底部与减速器顶面距离测量装置,包括布置在被测减速器两侧的光源阵列和相机阵列,所述光源阵列包括若干测试光源,所述相机阵列包括若干高速面阵列相机,位于所述被测减速器同侧的所述测试光源与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均匀交错布置,同侧相邻的所述高速面阵列相机的拍摄覆盖区域重叠。本技术的优点是:实现K型矿石车辆是否满足驼峰溜放编组作业的安全技术指标要求的研判,进而确保编组作业安全,提高编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实现无接触式的测量,有利于在既有铁路区段使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倪逸文,朱挺,唐继烈,高俊,竺箐,荣剑,瞿骥成,方姣,崔耸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