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5962发布日期:2023-09-23 20:4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过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过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液体包装机械中,瓶子等产品在设备内的传输主要是通过星轮传递的。为了防止在传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导致的碰撞过载等问题,需要在星轮上加装过载保护装置,在星轮过载的时候起到防护的作用。

2、目前,用于防止星轮过载的装置通常是扭力限制器,过载检测组件通过检测扭力限制器的过载来实现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3、现有技术中,用来检测扭力限制器过载的过载检测组件通常是接近开关,且常采用接近开关进行直接检测。但是,对于高速运行的星轮而言,其过载量很小一般只有1到2毫米之间,而接近开关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出现灵敏度降低的情况,因此,直接采用接近开关检测是否过载存在星轮过载但接近开关未检测出的情况,从而无法及时做出防护措施,影响了包装机械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载检测装置,够对传动系统的星轮的过载情况进行检测,以保证及时做出防护措施,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提高了包装机械运行的安全性。

2、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过载检测装置,包括:

4、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为空心结构,且所述支撑框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

5、转动杆,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贯穿并固定在支撑框上,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6、第一支撑杆,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贯穿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上,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在第三方向上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两两垂直;

7、摆杆,所述摆杆通过所述开口贯穿所述支撑框,且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摆杆的轴心且偏离所述摆杆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所述第一支撑杆能支撑所述摆杆,所述摆杆具有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位移端及与所述位移端相对设置的检测端,所述位移端的顶面能低于传动系统的星轮;

8、位移检测组件,与所述检测端相对设置,并能检测所述检测端是否产生位移。

9、可选地,所述摆杆及所述第一支撑杆均呈圆柱状,且所述转动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轴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摆杆的截面半径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截面半径之和。

10、可选地,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摆杆的连接位置与所述位移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摆杆的连接位置与所述检测端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的至少三倍。

11、可选地,所述支撑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转动杆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中。

12、可选地,所述支撑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中。

13、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撑杆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框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第三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14、可选地,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15、可选地,所述支撑框固接有外接板,所述位移检测组件固定在所述外接板上,且所述位移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检测端的正下方。

16、可选地,所述位移检测组件为接近开关。

17、可选地,所述转动杆及所述第一支撑杆均为螺柱,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接有位于所述支撑框外的螺帽,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螺合有位于所述支撑框外的螺母。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载检测装置,摆杆转动设置在转动杆上,使得摆杆能够绕转动杆转动,且转动杆未穿过摆杆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因此,摆杆还需要通过第一支撑杆进行支撑,星轮不存在过载时,星轮与摆杆的位移端接触,使得摆杆处于平衡位置,当星轮存在过载时,星轮下压位移端,使得位移端存在向下的位移,该位移很小可以称为微位移,此时,摆杆绕转动杆转动,摆杆离开第一支撑杆,使得检测端上移或翘起,且上移幅度大于位移端移动的幅度,检测端的上移位移能够容易地被位移检测组件检测到,进而能够在星轮过载量较小的情况下及时做出响应,进而保证及时做出防护措施,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提高了包装机械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4)及所述第一支撑杆(3)均呈圆柱状,且所述转动杆(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轴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摆杆(4)的截面半径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截面半径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与所述摆杆(4)的连接位置与所述位移端(4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转动杆(2)与所述摆杆(4)的连接位置与所述检测端(4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的至少三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条形孔(12),所述第一条形孔(12)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转动杆(2)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条形孔(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二条形孔(13),所述第二条形孔(13)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杆(3)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1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杆(6)及支撑架(7),所述支撑框(1)固定在所述支撑架(7)上,所述支撑架(7)沿所述第三方向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6)上,所述第二支撑杆(6)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沿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固接有外接板(8),所述位移检测组件(5)固定在所述外接板(8)上,且所述位移检测组件(5)位于所述检测端(42)的正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组件(5)为接近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及所述第一支撑杆(3)均为螺柱,所述转动杆(2)的一端及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一端分别固接有位于所述支撑框(1)外的螺帽(9),所述转动杆(2)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螺合有位于所述支撑框(1)外的螺母(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载检测装置,其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支撑框,支撑框为空心结构,且支撑框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转动杆,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贯穿并固定在支撑框上;第一支撑杆,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贯穿并固定在支撑框上,转动杆与第一支撑杆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转动杆与第一支撑杆在第三方向上具有高度差;摆杆,摆杆贯穿支撑框,且转动杆穿过摆杆的轴心且偏离摆杆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第一支撑杆能支撑摆杆,摆杆具有靠近转动杆的位移端及检测端,位移端的顶面能低于传动系统的星轮;位移检测组件,与检测端相对设置。本技术提供的过载检测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提高了包装机械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建艺,阮旭东,刘锦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