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4111发布日期:2023-05-25 05:3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试仪,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


背景技术:

1、继电保护测试仪,主机采用高速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运算速度快,传输频带宽,对基波可产生每周波360点的高密度拟合正弦波。这是目前同类输出方式中的最高水平。波形的保真度高,失真小,特别是在谐波输出时,即使对6次谐波、300hz也可以达到每周波60点d/a的高密度,是一个新型智能化测试仪器。

2、现有的继电保护测试仪在随身携带时,无法保持测试仪始终在水平位置的状态,当手拎携带时,来回摆动的手臂可能会造成测试仪碰撞损坏的情况,而手臂保持不动来防止该问题的产生长时间会对携带人员的手臂造成较大的劳动负担。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解决了上述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端的球腔,所述球腔内转动设有卡接球,所述卡接球的上端固定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固定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下壁处均匀固定设有四个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滑动设有滑动片,所述滑动片的下端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抵片,所述抵片在机体的上壁处贴合设置,所述滑动片的上端和连接片的上壁之间设有伸缩控制组件。

3、优选的,所述伸缩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滑动片上壁处的螺纹杆,所述连接片处贯穿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穿过螺纹孔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设有从动齿轮,所述连接片的上端对应转动设有主动齿轮。

4、优选的,所述连接片和滑动片的上壁之间固定设有弹簧。

5、优选的,四个从动齿轮共同和一个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6、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的上端固定设有握把,所述握把和主动齿轮为一体化成型。

7、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当需要测试仪机体保持水平时,连杆可以带动卡接球在球腔内滚动,从而使得测试仪机体在手拎时,机体始终在水平位置上,且防止对工作人员的手臂造成较大的负担,更加便捷和轻松;当不需要测试仪机体保持水平,且机体重量较轻时,握把和机体同时摆动更方便对机体的便捷携带过程,此时转动握把,经过上面的过程,使得抵片和机体相抵,从而使得机体和握把可以在手拎摆动时共同摆动,从而使得携带过程更加轻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和设置在机体(1)上端的球腔(2),所述球腔(2)内转动设有卡接球(3),所述卡接球(3)的上端固定设有连杆(4),所述连杆(4)的上端固定设有连接片(5),所述连接片(5)的下壁处均匀固定设有四个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内滑动设有滑动片(7),所述滑动片(7)的下端固定设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下端固定设有抵片(9),所述抵片(9)在机体(1)的上壁处贴合设置,所述滑动片(7)的上端和连接片(5)的上壁之间设有伸缩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滑动片(7)上壁处的螺纹杆(11),所述连接片(5)处贯穿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15),所述螺纹杆(11)穿过螺纹孔(15)设置,所述螺纹杆(11)的上端固定设有从动齿轮(12),所述连接片(5)的上端对应转动设有主动齿轮(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5)和滑动片(7)的上壁之间固定设有弹簧(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从动齿轮(12)共同和一个主动齿轮(13)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3)的上端固定设有握把(14),所述握把(14)和主动齿轮(13)为一体化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端的球腔,所述球腔内转动设有卡接球,所述卡接球的上端固定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固定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下壁处均匀固定设有四个固定筒。本技术涉及测试仪技术领域;该便携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结构,当需要测试仪机体保持水平时,连杆可以带动卡接球在球腔内滚动,从而使得测试仪机体在手拎时,机体始终在水平位置上,且防止对工作人员的手臂造成较大的负担,更加便捷和轻松,当不需要测试仪机体保持水平,且机体重量较轻时,握把和机体同时摆动更方便对机体的便捷携带过程,可以调节至机体和握把可以在手拎摆动时共同摆动。

技术研发人员:余秋华,陈兵,石超,赵岩,夏应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鸿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