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6582发布日期:2023-06-10 02:1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气监测设备,具体为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环境温湿度是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空气湿度的高低主要指的是空气中相对湿度(单位空气中的气体和水分的百分比),在获取空气温湿度数据时经常需要运用到温湿度监测设备,监测设备长时间与水分接触,需要较好的密封性能;

2、申请号为202120592759.9的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采用防水盒、电源模块与防水接头等一系列结构,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

3、但该装置使用时,外壳与防辐射罩之间存在水分渗透的路径短,渗透压力小,因此仍存在容易被水汽侵袭的风险,需要进一步优化其防水性能,同时在防辐射罩与温湿度探头之间容易积存液体,造成温湿度探头测量不准的情况;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装置防水性能不佳以及测量不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防水性能不佳以及测量不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包括壳体与盖体,壳体的一侧铰接有盖体,盖体背面设置有“回”字形状的台阶,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突起,突起的尺寸与壳体背面台阶尺寸相匹配;

3、壳体的外侧面嵌入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湿度探头,连接套与壳体之间连接有“工”字形状的胶圈。

4、优选的,所述连接套外侧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卡接于壳体的外侧面。

5、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尺寸与温湿度探头相同。

6、优选的,所述防水套的尺寸大于连接套的尺寸,所述防水套的一端紧密贴合于连接套的外侧面。

7、优选的,所述温湿度探头的尺寸小于连接套外螺纹部位的尺寸。

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四块挡板,四块所述挡板两两抵接为“回”字形,所述挡板环绕温湿度探头设置,所述挡板的高度小于温湿度探头的高度。

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顶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壳体的内部底侧固定连接有无线模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通过设置有连接套、胶圈与防水套,连接套与壳体之间通过胶圈实现软性连接,胶圈填满壳体与连接套之间的缝隙,连接套与壳体之间的磨损也得到良好的控制,水分渗透时的压力更大,水分渗透所需时间更长,因而防水效果更佳,连接套与防水套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螺纹大大延长了水分渗透的路径,延长了水分渗透所需的时间,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12、2、其次,该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通过设置有挡板,挡板对壳体上的液体进行遮挡,避免壳体上的液滴流向温湿度探头,同时灰尘也不易落在温湿度探头上,达到良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包括壳体(1)与盖体(2),壳体(1)的一侧铰接有盖体(2),盖体(2)背面设置有“回”字形状的台阶,壳体(1)的顶面设置有突起,突起的尺寸与盖体(2)背面台阶尺寸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外侧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卡接于壳体(1)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3)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防水套(4),所述防水套(4)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尺寸与温湿度探头(301)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4)的尺寸大于连接套(3)的尺寸,所述防水套(4)的一端紧密贴合于连接套(3)的外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探头(301)的尺寸小于连接套(3)外螺纹部位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四块挡板(101),四块所述挡板(101)两两抵接为“回”字形,所述挡板(101)环绕温湿度探头(301)设置,所述挡板(101)的高度小于温湿度探头(301)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顶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模块(102),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侧固定连接有无线模块(10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空气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包括壳体的外侧面嵌入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湿度探头,连接套与壳体之间连接有“工”字形状的胶圈;该种室外温湿度采集装置,通过设置有连接套、胶圈与防水套,连接套与壳体之间通过胶圈实现软性连接,胶圈填满壳体与连接套之间的缝隙,连接套与壳体之间的磨损也得到良好的控制,水分渗透时的压力更大,水分渗透所需时间更长,因而防水效果更佳,连接套与防水套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螺纹大大延长了水分渗透的路径,延长了水分渗透所需的时间,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肖宇,张桂珍,吴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尚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