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6792发布日期:2023-10-14 16:3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畜牧工程器械,具体是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1、为了合理供给动物饲料,需要使用剪切力仪对牧草进行剪切力测试,从而可以判断饲草的饲用价值,作为饲草选择的依据之一,而其中剪切力仪的夹具结构,是用来夹紧待检测样品,方便进行剪切力检测,是剪切力仪的重要部件之一。

2、中国专利公开了便携式秸秆剪切力仪(授权公告号cn201724889u),该专利通过两侧滑杆焊接于固定座上,上板与滑杆固定;两片固定卡固定于滑杆上,手柄穿入螺杆上侧的孔洞中;螺杆与动压板相连接;动压板与推拉力计相连;推拉力计与接头相连接;接头与刀片连接;螺杆旋入上板中部的内螺孔中,两侧的滑杆分别穿入两侧动压板的孔洞中;刀片从两片固定卡中间穿过;将检测样品放置于刀片的三角形缺口下侧,旋转手柄将刀片上移,使之与固定卡产生相对位移将样品切断,由数显推拉力计记录下剪切力数据;具有操作简单、应用便携、数显计量可靠精确等特点,但是此装置的夹持结构的夹持面较小,而待检测样品如果受力不均可能提前断裂或者剪切不断,容易影响剪切力的竖直的准确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包括夹具安装板,所述夹具安装板的前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一对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夹具安装板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柱的前端穿透固定板与调节旋帽螺纹连接,所述夹具安装板的前端内侧设置有一对限位杆;

3、所述夹具安装板的下端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夹具安装板下端位于第一夹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升降螺母,所述升降螺母的中部设置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羊角碟帽,所述升降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上侧套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固板。

4、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具安装板的上端后侧贴装有保护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具安装板前侧的连接柱与限位杆之间贴装有防滑片,所述防滑片为橡胶材质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插件,所述固定板位于插件的位置开设有与其对应的开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加固板的上端中部均为弧形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加固板的结构,可以把待进行检测的样本插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侧弧形结构内,转动羊角碟帽使加固板压紧待检测的样本,之后便可进行剪切力测试,由于试验样本被固定牢固,不易移动歪斜,因此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包括夹具安装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安装板(6)的前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一对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固定柱(2),所述夹具安装板(6)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柱(2)的前端穿透固定板(1)与调节旋帽(3)螺纹连接,所述夹具安装板(6)的前端内侧设置有一对限位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安装板(6)的上端后侧贴装有保护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安装板(6)前侧的连接柱(4)与限位杆(7)之间贴装有防滑片(5),所述防滑片(5)为橡胶材质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7)的前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插件(9),所述固定板(1)位于插件(9)的位置开设有与其对应的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10)、第二夹板(13)和加固板(14)的上端中部均为弧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畜牧工程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剪切力仪夹具结构,所述夹具安装板的前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一对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夹具安装板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柱的前端穿透固定板与调节旋帽螺纹连接,所述夹具安装板的前端内侧设置有一对限位杆,所述夹具安装板的下端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夹具安装板下端位于第一夹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板。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加固板的结构,可以把待进行检测的样本插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侧弧形结构内,转动羊角碟帽使加固板压紧待检测的样本,由于试验样本被固定,不易移动歪斜,因此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东,董超,黄金玉,严家俊,张波,彭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奥多特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