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9812发布日期:2023-08-14 02:4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2、均匀性试验机用于检测充气轮胎的径向力偏差、侧向力偏差、径向摆动偏差、侧向摆动偏差、径向偏差第一谐波和圆锥度等不均匀性的机械,主要由夹持盘、传动装置、检测转鼓、测力传感系统、打印标记装置、修胎磨轮、油压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等组成。

3、现有的轮胎在进行均匀性测试时,通常采用均匀性试验机来进行检测,检测方式通常为将轮胎和模拟轮进行旋转,并将两者进行贴合,之后再通过感应器获得数据,由于轮胎的尺寸不同,导致单个均匀性试验机难以对多种轮胎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通过操作箱带动轮胎进行旋转,由测试辊和轮胎之间的旋转来测试轮胎的均匀性,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操作箱进行移动,滑轨限制操作箱的移动路径,避免操作箱的移动发生偏移和错位,同时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可以控制操作箱的移动距离,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更多型号的轮胎来进行测试。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测试辊,所述机架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测试箱,所述机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所述测试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所述测试箱的顶面设置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一侧外壁和两个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箱的底面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分别和对应的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操作箱的输出端套设有轮胎。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滑轨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和操作箱的一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杆,四个所述连杆的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控制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顶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和测试辊的一端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测试辊的外壁套设有模拟覆盖层。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台。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该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通过操作箱带动轮胎进行旋转,由测试辊和轮胎之间的旋转来测试轮胎的均匀性,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操作箱进行移动,滑轨限制操作箱的移动路径,避免操作箱的移动发生偏移和错位,同时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可以控制操作箱的移动距离,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更多型号的轮胎来进行测试。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轨(7)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限制板(12),所述限制板(1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延伸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和操作箱(10)的一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杆(9),四个所述连杆(9)的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控制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面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端和测试辊(2)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辊(2)的外壁套设有模拟覆盖层(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台(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该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机架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测试辊,机架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测试箱,机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测试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个电动推杆,测试箱的顶面设置有操作箱。该轮胎均匀性检测设备,通过操作箱带动轮胎进行旋转,由测试辊和轮胎之间的旋转来测试轮胎的均匀性,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操作箱进行移动,滑轨限制操作箱的移动路径,避免操作箱的移动发生偏移和错位,同时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可以控制操作箱的移动距离,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更多型号的轮胎来进行测试,利于进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秦靖博,秦龙,林文龙,佟伟,盛春敬,李延磊,常慧敏,范全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