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9040发布日期:2023-07-22 13:2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具体为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管件与管件焊接或管件与法兰焊接时,需要对管件焊接处的焊缝进行气密性实验;

2、现有的技术中存在不能对不同长度的管件进行焊缝处气密性检测的问题,会造成一种设备只能对特定长度的管件进行检测,减低了设备的实用性,工厂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设备开发,降低了工厂的利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所述放置板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承托柱,所述滑槽设置在承托柱外侧,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移动夹紧机构,所述移动夹紧机构包括连接在放置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螺纹槽,所述转动杆螺纹连接有滑块a和滑块b,所述滑块a连接有夹板a,所述夹板a连接有密封圈a,所述滑块b连接有夹板b,所述夹板b内端连接有密封圈b,所述滑块a远离密封圈a一端连接有加水检测组件。

3、优选的,所述加水检测组件包括连接在滑块a上的水箱,所述水箱连通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连通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穿过夹板a设置。

4、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放置板。

5、优选的,所述放置板远离移动夹紧机构一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架。

6、优选的,所述放置板远离移动夹紧机构一端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机、高压泵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滑块a与滑块b均滑动连接滑槽。

8、优选的,所述夹板a、夹板b水平中轴线与承托柱水平中轴线重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放置板、滑槽、移动夹紧机构、加水检测组件、承托柱和电源,该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不同长度的圆形钢管进行夹紧进而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动作,提高了装置的多样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放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2),所述放置板(1)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承托柱(5),所述滑槽(2)设置在承托柱(5)外侧,所述滑槽(2)滑动连接有移动夹紧机构(3),所述移动夹紧机构(3)包括连接在放置板(1)上的电机(301),所述电机(301)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302),所述转动杆(302)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螺纹槽,所述转动杆(302)螺纹连接有滑块a(303)和滑块b(304),所述滑块a(303)连接有夹板a(305),所述夹板a(305)连接有密封圈a(306),所述滑块b(304)连接有夹板b(307),所述夹板b(307)内端连接有密封圈b(308),所述滑块a(303)远离密封圈a(306)一端连接有加水检测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检测组件(4)包括连接在滑块a(303)上的水箱(401),所述水箱(401)连通有高压泵(402),所述高压泵(402)连通有注水管(403),所述注水管(403)穿过夹板a(30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02)转动连接放置板(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远离移动夹紧机构(3)一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架(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远离移动夹紧机构(3)一端连接有电源(7),所述电机(301)、高压泵(402)均与电源(7)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a(303)与滑块b(304)均滑动连接滑槽(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a(305)、夹板b(307)水平中轴线与承托柱(5)水平中轴线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焊缝气密检测装置,属于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放置板,放置板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放置板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承托柱,滑槽设置在承托柱外侧,滑槽滑动连接有移动夹紧机构,移动夹紧机构包括连接在放置板上的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螺纹槽,转动杆螺纹连接有滑块A和滑块B,滑块A连接有夹板A,夹板A连接有密封圈A,滑块B连接有夹板B,夹板B内端连接有密封圈B,滑块A远离密封圈A一端连接有加水检测组件。该技术实现了对不同长度的圆形钢管进行夹紧进而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动作,提高了装置的多样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近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