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0989发布日期:2023-08-18 11:0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体分析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1、红外光谱气体分析技术已经是成熟的气体分析方法,根据朗伯-比尔定律:i(λ)=i0(λ)exp(-k(λ)cl),式中,i(λ)为透射光强度,i0(λ)为入射光强度,c为吸收气体的浓度,k(λ)为吸收系数,l为气室长度,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等量长度的分析气室。红外光线需要透过整个气室,所以需要气室两端为透明镜片,镜片材质一般分为宝石镜片、氟化钙镜片和氟化钡镜片。气室需要密封,所以镜片就需要牢固密封的粘接在气室上。因为所需要的气室为隔半型(即2个半圆组成一个圆形,中间有直板隔开),粘接过程中需要一次成型。

2、在现有技术中,依靠有经验的人员,将气室的一端涂胶后,将相同直径的镜片依靠肉眼观察后放到相同直径的气室上,等待粘接胶固化,但具有以下的缺点:

3、1.镜片和气室不能完全同心:仅凭经验和肉眼判断,很难将相同直径的镜片与相同直径的气室完全重合粘接,因气室为隔半型,一旦镜片粘接到气室后,就不能二次调整,经常出现误差使镜片偏离气室的中心位置,导致镜片某一部分粘接接触面太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脱胶漏气;

4、2.镜片粘接不牢靠:在镜片放到涂胶的气室上后,根据胶水使用规范,需要重力压接粘接,而现有方法无法对粘接面进行重力压接,一旦使用重物压接,镜片溢出的胶将把重物一起粘接上。所以现有方法因没有使用重力压接,经常出现粘接面漏气现象。

5、3.对粘接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因完全依靠肉眼进行,所以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

6、因此,镜片的粘接需要特殊的装置进行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镜片粘接牢固不漏气,粘接过程避免了人为操作时造成的浪费,提高镜片粘接的成功率,保证了原材料利用率和粘接质量,大大降低红外分析仪的返修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与所述装置主体配合使用的配重压块;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气室粘接座,其下半部分具有中空腔体,其上半部分具有连通所述中空腔体的第一半圆形定位孔,所述气室粘接座的底部于所述中空腔体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镜片的镜片固定槽;气室定位块,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气室粘接座的上半部分上,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定位孔配合形成圆形定位孔的第二半圆形定位孔,所述圆形定位孔与所述镜片固定槽同轴设置;气室依次穿过所述圆形定位孔和中空腔体与所述镜片贴合,所述配重压块放置在所述气室的顶端。

3、由上,由本装置粘接气室的镜片粘接牢固不漏气,粘接过程避免了人为操作时造成的浪费,提高了镜片粘接的成功率,保证了原材料利用率和粘接质量,大大降低红外分析仪的返修率;通过同轴设置的圆形定位孔和镜片固定槽,能够实现气室的自动圆形中心定位,外部重物压接,无需专业人员即可操作。粘接时更加工艺更加易操作,对人员操作无特殊要求,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及物力。

4、可选的,所述气室粘接座的上半部分上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定位孔的两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气室定位块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自所述气室粘接座的顶面向下内凹形成。

5、由上,在气室粘接座上形成用于放置气室定位块的定位凸台,无需采用额外的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台上形成有向上伸出的定位销,所述气室定位块上于所述第二半圆形定位孔的两侧形成有放置在所述定位凸台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设有供所述定位销伸入并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7、由上,通过定位销将气室定位块和气室粘接座进行连接,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实现气室定位块和气室粘接座之间的快速拆卸和安装;通过可拆卸的气室定位块,当镜片上的胶水外溢使气室的粘接端的直径变大时,拆下气室定位块,可轻松取出粘接好的气室。

8、可选的,所述镜片固定槽的深度为1mm,所述镜片的厚度为2mm。

9、由上,镜片的厚度大于镜片固定槽的深度,使镜片放置好后略高于气室粘接座的底部平面,保证胶水只和镜片接触,不会接触到装置主体上。

10、可选的,所述配重压块的一端为与所述气室同径设置的圆柱体,其另一端形成有可套设在所述气室顶端的圆形凹槽。

11、由上,配重压块可以根据气室的长短提供内压方式和外压方式对气室进行配重压接,使胶水紧密与气室粘接,增加粘接强度及密封度。

12、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腔体贯穿所述气室粘接座的下半部分的四个侧面设置。

13、由上,通过中空腔体与外界相通,方便将镜片放置在镜片固定槽中,另外,方便观察气室下落的位置及与镜片之间的粘接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和与所述装置主体配合使用的配重压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粘接座的上半部分上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定位孔的两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气室定位块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自所述气室粘接座的顶面向下内凹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上形成有向上伸出的定位销,所述气室定位块上于所述第二半圆形定位孔的两侧形成有放置在所述定位凸台上的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固定槽的深度为1mm,所述镜片的厚度为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压块的一端为与所述气室同径设置的圆柱体,其另一端形成有可套设在所述气室顶端的圆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体贯穿所述气室粘接座的下半部分的四个侧面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分析仪气室粘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与装置主体配合使用的配重压块;其中,装置主体包括:气室粘接座,其下半部分具有中空腔体,其上半部分具有连通中空腔体的第一半圆形定位孔,所述气室粘接座的底部于所述中空腔体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镜片的镜片固定槽;气室定位块,可拆卸的安装在气室粘接座的上半部分上,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定位孔配合形成圆形定位孔的第二半圆形定位孔,所述圆形定位孔与所述镜片固定槽同轴设置;气室依次穿过所述圆形定位孔和中空腔体与所述镜片贴合,所述配重压块放置在所述气室的顶端。本技术能够提高镜片粘接的成功率,保证了原材料利用率和粘接质量,大大降低红外分析仪的返修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军,庞明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均方理化科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