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8070发布日期:2023-08-14 01:4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超限检测,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1、超载超限车辆严重损害公路设施,加剧公路路面和桥梁的损坏速度,针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稽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超载超限系统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提升道路的通行速度一般都是采用动态称重预检、静态复核的方式,此种方式能够满足正常道路超限检测的需求。但是部分驾驶车辆会通过底数行驶等手段规避超限检测系统,从而使得在预检阶段的结果准确性降低,无法准确进行车辆的超限情况判断。也有部分系统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方式进行称重检测,但是动态和静态称重设备单独设置,一方面占用空间大,并且车辆通过两部分称重的状态可能会有不同,包括车速以及行驶状态等,这就导致两组称重数据无法直接进行对比,影响对车辆超载情况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针对现有车辆道路超载检测方式容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影响,无法进行准确进行是否超载判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受车辆行驶状态影响,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称重结果的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称重装置、超载提示装置以及智能控制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平台以及位于称重平台前端的轮轴识别器,通过轮轴识别器检测车辆的车速、车型,并与称重平台的称重结果匹配,判断车辆是否超载;所述称重平台包括与路基相互嵌合的承载架,在承载架上设有第一称重称台和第二称重称台,第一称重称台和第二称重称台分别搭载静态称重传感器、动态称重传感器,在车辆经过称重检测系统时,分别测出对应的称重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装置。

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称重称台位于第一称重称台的上方,在第二称重称台与第一称重称台之间通过传力板进行连接,将承受的车辆载荷传递至第一称重称台。

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前后两端的过渡支撑梁,所述过渡支撑梁采用t型结构,底部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上部一端嵌入路基内,通过位于下方的路基进行支撑,另一端朝向称重平台所在一侧。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静态称重传感器采用电阻应变计,所述电阻应变计安装在第一称重称台的应变分布区内;动态称重传感器采用石英压电传感器,布设在第二称重称台的表面。

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超载提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和提示灯,显示器和提示灯均与智能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智能控制装置接收称重信息,并将称重结果传输至显示器上进行显示,在车辆称重结果超过车型对应的重量时,提示灯亮起。

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装置采用计算机。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称重称台和第二称重称台分别搭载静态和动态的称重传感器,可以在车辆通过时,分别检测同一车辆行驶状态下的动态称重数据和静态称重数据,并根据车辆的车速情况,由智能控制装置选取相对接近车辆重量真实值的数据作为最终的称重结果,从而提高称重的准确度,以便准确进行车辆超载状况的判断。

1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称重称台位于第一称重称台的上方,并且二者之间通过传力板连接,可以在进行动态称重的同时完成静态称重传感器的称重,同时节省本实用新型称重设备的占用空间,降低施工难度。

12、3、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架上设有进行路基与称重平台之间的过渡,可以减小路基边缘的局部受力,避免在车辆通过时对边缘处产生破坏,提升使用寿命。

13、4、本实用新型的超载提示装置使用显示器进行称重结果的显示,并且在车辆出现超载情形时,由提示灯进行提示,实现智能监控和提醒。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称重装置(1)、超载提示装置(2)以及智能控制装置(3),所述称重装置(1)包括称重平台(4)以及位于称重平台(4)前端的轮轴识别器(5),通过轮轴识别器(5)检测车辆的车速、车型,并与称重平台(4)的称重结果匹配,判断车辆是否超载;所述称重平台(4)包括与路基(6)相互嵌合的承载架(7),在承载架(7)上设有第一称重称台(8)和第二称重称台(9),第一称重称台(8)和第二称重称台(9)分别搭载静态称重传感器(14)、动态称重传感器(15),在车辆经过称重检测系统时,分别测出对应的称重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称重称台(9)位于第一称重称台(8)的上方,在第二称重称台(9)与第一称重称台(8)之间通过传力板(10)进行连接,将承受的车辆载荷传递至第一称重称台(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7)包括底板(11)以及设置在底板(11)前后两端的过渡支撑梁(12),所述过渡支撑梁(12)采用t型结构,底部与底板(11)之间通过连接板(13)进行连接,上部一端嵌入路基(6)内,通过位于下方的路基进行支撑,另一端朝向称重平台(4)所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称重传感器(14)采用电阻应变计,所述电阻应变计安装在第一称重称台(8)的应变分布区内;动态称重传感器(15)采用石英压电传感器,布设在第二称重称台(9)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载提示装置(2)包括显示器(16)和提示灯(17),显示器(16)和提示灯(17)均与智能控制装置(3)电连接,通过智能控制装置(3)接收称重信息,并将称重结果传输至显示器(16)上进行显示,在车辆称重结果超过车型对应的重量时,提示灯(17)亮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3)采用计算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超载称重检测系统,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称重装置、超载提示装置以及智能控制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平台以及位于称重平台前端的轮轴识别器;所述称重平台包括与路基相互嵌合的承载架,在承载架上设有第一称重称台和第二称重称台,第一称重称台和第二称重称台分别搭载静态称重传感器、动态称重传感器,在车辆经过称重检测系统时,分别测出对应的称重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装置;本技术通过可以在车辆通过时,分别检测同一车辆行驶状态下的动态称重数据和静态称重数据,并根据车辆的车速情况,由智能控制装置选取最终的称重结果,从而提高称重的准确度,以便准确进行车辆超载状况的判断。

技术研发人员:郭翔,刘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力加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