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卡基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2708发布日期:2023-09-23 23:3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探针卡基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有关于探针卡,尤指一种探针卡基座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1、探针卡是一种用于测试半导体芯片和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的测试设备。探针卡的测试方式是将具有探针的电路板置入基座,以利用电路板上的探针来接触芯片的銲垫,从而进行检测并传送芯片讯号。

2、再者,现有探针卡的测试装置是通过移动基座来接触芯片。然而,由于电路板的尺寸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公差而非完全紧密地结合在基座中。因此在检测过程中,电路板在基座移动时容易发生位置偏移或移动的情况,因而影响芯片与探针之间的对准和测量精度,并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创作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针卡基座结构,其通过在基座设置调整组件定位电路板,以避免电路板移位,进而提高检测稳定性和可靠性。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探针卡基座结构,包括基座及至少两个调整组件。基座包含框体、承载板及一对夹持组件。承载板设置在框体内并分隔框体内部而形成检测开口。夹持组件设置在承载板上并对应位于检测开口的两侧。调整组件可组卸地设置在承载板上,并位于夹持组件的两侧,各调整组件包含抵靠板、设置在抵靠板的滑槽、设置在承载板的固定孔及定位螺丝。抵靠板凸伸在检测开口的距离通过调整定位螺丝穿设在滑槽中的位置而决定。夹持组件压掣电路板的顶面,抵靠板通过定位螺丝穿设滑槽及固定孔而推掣电路板的一侧面。

3、优选地,其中所述承载板包含位在所述检测开口两侧的一第一承载板及一第二承载板,所述检测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板及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

4、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板在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一凸缘,所述第二承载板在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二凸缘,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第一凸缘及所述第二凸缘上。

5、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板在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成型有一第一阶梯部,且所述第二承载板在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成型有一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及所述检测开口共同形成一扩大容置区。

6、优选地,其中所述对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阶梯部及所述第二阶梯部上。

7、优选地,其中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调整组件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槽,各所述调整组件的抵靠板对应靠抵各定位槽。

8、优选地,其中各夹持组件包括一夹持板、至少两个螺柱及至少两个螺帽,所述螺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板并穿设所述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通过所述螺帽分别螺合所述螺柱而固定在所述承载板上。

9、优选地,其中所述夹持板在面向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边设置有一导圆角。

10、优选地,其中所述抵靠板包含一顶板及垂直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板,且所述顶板设置有所述滑槽。

11、优选地,其中所述滑槽、所述固定孔及所述定位螺丝的数量对应设置为至少两个。

12、相较于习知,本实用新型探针卡基座结构在承载板设置可组卸的调整组件,各调整组件包含抵靠板、呈长孔设置的滑槽、设置在承载板的固定孔及定位螺丝;又,抵靠板可通过调整定位螺丝穿设在滑槽中的位置决定凸伸在检测开口的距离,从而在电路板置入检测开口后对其作推掣,以避免电路板发生移位,进而提高检测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探针卡基座结构,用以定位具有至少两个探针的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卡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承载板包含位在所述检测开口两侧的一第一承载板及一第二承载板,所述检测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板及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卡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板在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一凸缘,所述第二承载板在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二凸缘,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第一凸缘及所述第二凸缘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卡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承载板在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成型有一第一阶梯部,且所述第二承载板在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成型有一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及所述检测开口共同形成一扩大容置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针卡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对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阶梯部及所述第二阶梯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卡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调整组件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槽,各所述调整组件的抵靠板对应靠抵各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卡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夹持组件包括一夹持板、至少两个螺柱及至少两个螺帽,所述螺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板并穿设所述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通过所述螺帽分别螺合所述螺柱而固定在所述承载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探针卡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夹持板在面向所述检测开口的一侧边设置有一导圆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卡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抵靠板包含一顶板及垂直连接所述顶板的一侧板,且所述顶板设置有所述滑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卡基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滑槽、所述固定孔及所述定位螺丝的数量对应设置为至少两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一种探针卡基座结构。基座包含框体、承载板及夹持组件。承载板设置在框体内并分隔框体内部而形成检测开口。夹持组件设置在承载板并位于检测开口的两侧。调整组件可组卸地设置在承载板,各调整组件包含抵靠板、设置在抵靠板的滑槽、设置在承载板的固定孔及定位螺丝。抵靠板凸伸在检测开口的距离通过调整定位螺丝穿设在滑槽中的位置而决定。夹持组件压掣电路板的顶面,抵靠板通过定位螺丝穿设滑槽及固定孔而推掣电路板的侧面而定位;由此避免电路板发生移位,并提高检测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文祺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