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双金属温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8015发布日期:2023-08-20 17:0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防电双金属温度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仪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电双金属温度计。


背景技术:

1、双金属温度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气体等流动介质的温度测量中,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采用一种具有双金属螺旋片的测温元件与仪表指针进行传动连接,利用不同金属材质的膨胀系数不同,来驱动双金属螺旋片结构的测温元件转动,并最终使仪表指针转动,达到温度指示的目的。

2、由于生产的需要,部分待测流动介质或者双金属温度计的安装结构可能存在带电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双金属温度计表面带电而带来安全隐患,需要对双金属温度计的安装结构进行绝缘处理,用于避免电源通过双金属温度计而导通至操作人员,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3、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绝缘防电型双金属温度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绝缘功能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旨在解决目前的双金属温度计绝缘性能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包括:双金属测温元件、绝缘螺母、连接螺母、第一密封圈和套管,双金属测温元件为圆柱形,双金属测温元件远离检测端的一端与连接螺母沿轴线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管为圆柱形腔体,套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套管开口的一端嵌入在绝缘螺母内侧,第一密封圈同轴设置在套管与绝缘螺母之间且分别与套管表面和绝缘螺母表面密合,双金属测温元件同轴嵌入在套管内侧且连接螺母同轴嵌入在绝缘螺母远离套管的一端开口内侧,双金属测温元件与套管间隔设置,连接螺母与套管间隔设置。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双金属测温元件包括双金属螺旋片、指针轴、指针和金属保护管,双金属螺旋片的一端与金属保护管内壁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双金属螺旋片的另一端通过指针轴与指针固定连接,金属保护管远离双金属螺旋片固定端的一端连接有表壳,指针轴延伸至表壳内,指针设置在表壳内,以上双金属测温元件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其中所述圆柱外形具体指上述结构中的金属保护管,位于金属保护管内部的双金属螺旋片、指针轴、指针等结构为现有技术,以上方案中不作展开描述,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类似结构均可视作双金属测温元件。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绝缘层,绝缘层包覆设置在双金属测温元件的外表面。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层与套管内壁滑动配合。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同轴设置在连接螺母与套管之间,第二密封圈分别与套管表面和连接螺母表面密合。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管开口的一端扩口设置,套管开口一端外侧设有第一锥形面,绝缘螺母内侧设有第二锥形面,第一锥形面与第二锥形面面对面设置,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之间。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锥形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密封圈的至少部分嵌入在第一环形槽内,第一密封圈凸出于第二锥形面。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管开口内侧设有第三锥形面,连接螺母靠近双金属测温元件的一端设有第四锥形面,第三锥形面与第四锥形面面对面设置,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三锥形面和第四锥形面之间。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锥形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密封圈的至少部分嵌入在第二环形槽内,第二密封圈凸出于第四锥形面。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管靠近第一锥形面的一端侧面与绝缘螺母内壁螺纹配合。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螺母的外壁与绝缘螺母的内壁螺纹配合。

13、本实用新型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相比现有双金属温度计,具有更好的绝缘效果,采用绝缘螺母与套管进行配合,对双金属测温元件进行包裹,避免待测流体直接与双金属测温元件接触而导致漏电,同时绝缘螺母可以避免待测流体的容器壁直接与双金属测温元件接触,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绝缘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金属测温元件、绝缘螺母、连接螺母、第一密封圈和套管,双金属测温元件为圆柱形,双金属测温元件远离检测端的一端与连接螺母沿轴线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管为圆柱形腔体,套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套管开口的一端嵌入在绝缘螺母内侧,第一密封圈同轴设置在套管与绝缘螺母之间且分别与套管表面和绝缘螺母表面密合,双金属测温元件同轴嵌入在套管内侧且连接螺母同轴嵌入在绝缘螺母远离套管的一端开口内侧,双金属测温元件与套管间隔设置,连接螺母与套管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层,绝缘层包覆设置在双金属测温元件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与套管内壁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同轴设置在连接螺母与套管之间,第二密封圈分别与套管表面和连接螺母表面密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套管开口的一端扩口设置,套管开口一端外侧设有第一锥形面,绝缘螺母内侧设有第二锥形面,第一锥形面与第二锥形面面对面设置,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第二锥形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密封圈的至少部分嵌入在第一环形槽内,第一密封圈凸出于第二锥形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套管开口内侧设有第三锥形面,连接螺母靠近双金属测温元件的一端设有第四锥形面,第三锥形面与第四锥形面面对面设置,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三锥形面和第四锥形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第四锥形面的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密封圈的至少部分嵌入在第二环形槽内,第二密封圈凸出于第四锥形面。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套管靠近第一锥形面的一端侧面与绝缘螺母内壁螺纹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母的外壁与绝缘螺母的内壁螺纹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电双金属温度计,包括:双金属测温元件、绝缘螺母、连接螺母、第一密封圈和套管,双金属测温元件为圆柱形,双金属测温元件远离检测端的一端与连接螺母沿轴线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管为圆柱形腔体,套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套管开口的一端嵌入在绝缘螺母内侧,第一密封圈同轴设置在套管与绝缘螺母之间且分别与套管表面和绝缘螺母表面密合,双金属测温元件同轴嵌入在套管内侧且连接螺母同轴嵌入在绝缘螺母远离套管的一端开口内侧,双金属测温元件与套管间隔设置,连接螺母与套管间隔设置。本技术的放电双金属温度计设计合理,采用绝缘螺母和套管对双金属测温元件进行隔离,避免容器壁或待测流体中的电流通至人体。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宏,张俊,王明星,傅玮,赵长海,徐兴龙,翁科松,吴媛媛,于丽,崇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