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6776发布日期:2023-09-23 21:0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抗渗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抗渗检测需要取混凝土试件进行混凝土抗渗实验,具体的实验方法步骤如下:一、试件养护至试验前一天取出,将表面晾干,然后在其侧面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随即在螺旋或其它加压装置上,将试件压入经烘箱预热过的试件套中,稍冷却后,即可解除压力、连同试件套装在抗渗仪上进行试验。二、先将试件迎水面剁毛,放入试验的压力水箱中,试验从水压为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开始。以后每隔8小时增加水压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并且要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的渗水情况。三、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四、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则应停止试验,重新密封。

2、现有混凝土抗渗检测仪的试件套通过至少6个螺栓与抗渗仪进行固定,在固定试件套的时候比较不便,经检索,申请号为202221269352.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混凝土抗渗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锁定钩和卡装环,转动试模体,将锁定钩插入卡装环,即可实现试模体的限位锁定。

3、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锁定钩是转动插入卡装环内的,使得卡装环并不具有对锁定钩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得试件套下端与抗渗检测仪之间连接不够紧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安装混凝土试件套时方便省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抗渗检测仪主体、设置在所述抗渗检测仪主体顶部的检测底座、设置在所述检测底座内的试件套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仪主体顶部与所述试件套之间用于固定所述试件套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试件套侧面的固定环、嵌入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侧面的若干个卡槽、滑动设置在所述抗渗检测仪主体顶部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抗渗检测仪主体顶部用于将所述卡块推入所述卡槽的传动机构,所述卡槽的底部由内向外设有向下倾斜的抵紧斜面。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混凝土试样装入试件套内,然后将试件套的下端放入检测底座,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轮环转动,齿轮环带动锥齿轮环转动,锥齿轮环转动带动多个锥齿轮同时转动,多个锥齿轮带动多根螺纹杆转动,多根螺纹杆带动多个卡块滑动卡入卡槽中,卡块进入卡槽时,对抵紧斜面具有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固定环被压紧在抗渗检测仪的表面,对试件套进行快速固定,方便且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抗渗检测仪主体、设置在所述抗渗检测仪主体顶部的检测底座、设置在所述检测底座内的试件套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仪主体顶部与所述试件套之间用于固定所述试件套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抗渗检测仪主体顶部的圆环、转动设置在所述圆环内的螺纹杆、与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的锥齿轮以及与所述圆环转动连接的锥齿轮环,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卡块的后端螺纹连接,所述锥齿轮环的内侧与所述锥齿轮啮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数量至少为6个,且卡槽围绕固定环的侧面均匀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内嵌入设有转动槽,所述锥齿轮环一体成型有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的转动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检测仪主体的顶部设有带动锥齿轮环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抗渗检测仪顶部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固定的齿轮以及固定在所述锥齿轮环外侧的齿轮环,所述齿轮与所述齿轮环啮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套位于所述固定环的底部套有密封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抗渗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抗渗检测仪主体、设置在所述抗渗检测仪主体顶部的检测底座、设置在所述检测底座内的试件套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仪主体顶部与所述试件套之间用于固定所述试件套的固定机构,本技术使用时,先将混凝土试样装入试件套内,然后将试件套的下端放入检测底座,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轮环转动,齿轮环带动锥齿轮环转动,锥齿轮环转动带动多个锥齿轮同时转动,多个锥齿轮带动多根螺纹杆转动,多根螺纹杆带动多个卡块滑动卡入卡槽中,卡块进入卡槽时,对抵紧斜面具有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固定环被压紧在抗渗检测仪的表面,对试件套进行快速固定,方便且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刚,刘枫,冯鑫,李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设建筑发展(海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