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监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激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3965发布日期:2023-07-18 19:3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位移监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激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振动试验,具体涉及一种位移监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激振器。


背景技术:

1、振动试验台,是用于模拟试件的结构的耐振性、可靠性和完好性的设备,能够模拟各种振动力学环境,广泛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航空航天产品等多种典型振动。

2、常规的振动试验台通过动圈连接激振器及振动台面,并通过所述动圈的往复运动将振动力传递给振动台面。动圈的往复运动为直线往复运动,其往复运动范围极小,肉眼难以进行监测,目前,生产应用中常采用传感器监测的方式,通过在动圈上设置一定位件,在动圈的外部设置传感器,传感器与定位件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由检测定位件的位置变化从而间接得到动圈的位移,由于传感器本身易受磁场、光线等外部环境的干扰,这种监测方式存在着测量精度不高、测量结果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克服以上不足的适用于振动试验台的动圈位移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移监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激振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位移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激振器的往复运动的动圈的位移,所述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编码器、设置于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上的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编码器固定在激振器的缸体上,所述齿条固定于动圈上,所述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编码器。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齿条固定在动圈的侧壁上,所述齿条上的若干齿的排列延伸方向与动圈的运动方向同向。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为圆柱齿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编码器为旋转编码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圈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位置、零位和第二位置,当所述动圈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编码器输出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电信号表明当前动圈相对于零位的位移方向及位移量;当所述动圈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编码器输出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二电信号表明当前动圈相对于零位的位移方向及位移量;当所述动圈位于零位时,所述编码器输出零位电信号。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编码器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接收编码器输出的电信号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动圈的位置。

9、一种激振器,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磁路组件、动圈和以上所述的位移监测装置,所述位移监测装置用于检测动圈的位移,在所述动圈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用于对动圈的运动进行导向支撑。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用于对第一导向组件及动圈进行减震。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空气弹簧的下方连接有气室,所述气室用于对空气弹簧进行充放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动圈的侧壁外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用于对动圈的运动进行导向支撑。

13、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4、通过上述结构,将所述动圈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通过所述编码器可精确的监测动圈的位移量,所述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摩擦小,结构简单,精度高,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位移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激振器的往复运动的动圈(4)的位移,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7.一种激振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振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振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振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位移监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激振器,所述位移检测装置用于监测激振器的往复运动的动圈的位移,包括编码器、设置于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上的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编码器固定在激振器的缸体上,所述齿条固定于动圈上,所述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编码器;通过上述结构,将所述动圈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通过所述编码器可精确的监测动圈的位移量,所述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摩擦小,结构简单,精度高,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周津,朱江峰,钟琼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