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减振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6928发布日期:2023-11-06 15:5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减振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缓冲减振,尤其涉及一种缓冲减振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中的传感器(比如陀螺仪及加速度计等重力传感器)通常直接固定于pcb板上,而pcb板又直接固定在产品的壳体内,彼此之间属于硬接触、没有设置缓冲减振吸振结构,容置导致外界及内部的振动源直接传递到传感器,造成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不能使用,影响设备正常使用;比如用于vr设备上的重力传感器通常直接固定于壳体内的pcb板,容易受到来自外界噪音的干扰和内部喇叭振动的干扰;再比如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重力传感器受到振动过大就会导致获取数据不准,容易导致飞机异常坠落,造成损失;少数电子设备虽然在pcb板与壳体之间或传感器与pcb板之间增加了减振垫,但是减振垫只能实现单方向的缓冲减振,减振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设备的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之一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减振结构及电子设备;可实现多方向的缓冲减振,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2、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冲减振结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倾斜设置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的侧部减振器件,偶数个所述侧部减振器件中两两相对排布,奇数个所述侧部减振器件围绕所述下支架的中心线沿周向均匀排布;

3、所述上支架的下端部至少具有两个上减振斜侧面,所述下支架至少具有两个与所述上减振斜侧面一一对应平行的下减振斜侧面,每个所述侧部减振器件的两个相对的减振面分别与相应的所述上减振斜侧面和所述下减振斜侧面贴合。

4、进一步,所述上支架的下端部还具有与所述上减振斜侧面连接的底端平面,所述底端平面与所述下支架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底部减振器件。

5、进一步,所述下支架包括底板和至少两个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斜侧板,所述斜侧板的内壁面为所述下减振斜侧面。

6、进一步,所述底板呈矩形结构,所述斜侧板设置有四个,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四个侧部连接;相应的,所述上减振斜侧面和所述侧部减振器件分别设置有四个。

7、进一步,所述上支架、所述底部减振器件和所述下支架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底部减振器件与所有所述侧部减振器件的中心线交汇于一点。

8、进一步,还包括底座,所述下支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支架减振部件。

9、进一步,所述支架减振部件为套筒状结构,所述底座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架减振部件至少设有两个,且分别套设在相应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下支架与所述支架减振部件周壁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支架减振部件包括两个限位段和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段之间的卡合段,所述卡合段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限位段的径向尺寸,所述下支架上设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有与所述卡合段相适配的卡合缺口。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缓冲减振结构和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上端的承托平面上的传感器模组。

12、进一步,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pcb板和设置于所述pcb板上的传感器;

13、所述pcb板固定在所述承托平面上,所述传感器的中心与所有所述侧部减振器件的中心线的交汇点重合。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减振结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倾斜设置于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侧部减振器件;偶数个侧部减振器件中两两相对排布,奇数个侧部减振器件围绕下支架的中心线沿周向均匀排布;上支架的下端部至少具有两个上减振斜侧面,下支架至少具有两个与上减振斜侧面一一对应平行的下减振斜侧面,每个侧部减振器件的两个相对的减振面分别与相应的上减振斜侧面和下减振斜侧面贴合固定。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器模组和缓冲减振结构。

16、本实用新型中倾斜设置的侧部减振器件可以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缓冲吸振,极大的提高了整体减振效果;将传感器模组安装到该缓冲减振结构上,可以使其获取的数据更加精准,提高了整个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缓冲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倾斜设置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的侧部减振器件,偶数个所述侧部减振器件中两两相对排布,奇数个所述侧部减振器件围绕所述下支架的中心线沿周向均匀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下端部还具有与所述上减振斜侧面连接的底端平面,所述底端平面与所述下支架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底部减振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包括底板和至少两个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斜侧板,所述斜侧板的内壁面为所述下减振斜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矩形结构,所述斜侧板设置有四个,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四个侧部连接;相应的,所述上减振斜侧面和所述侧部减振器件分别设置有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所述底部减振器件和所述下支架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底部减振器件与所有所述侧部减振器件的中心线交汇于一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下支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支架减振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减振部件为套筒状结构,所述底座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架减振部件至少设有两个,且分别套设在相应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下支架与所述支架减振部件周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减振部件包括两个限位段和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段之间的卡合段,所述卡合段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限位段的径向尺寸,所述下支架上设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上设有与所述卡合段相适配的卡合缺口。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减振结构和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上端的承托平面上的传感器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pcb板和设置于所述pcb板上的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减振结构及电子设备,缓冲减振结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倾斜设置于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侧部减振器件;偶数个侧部减振器件中两两相对排布,奇数个侧部减振器件围绕下支架的中心线沿周向均匀排布;上支架的下端部至少具有两个上减振斜侧面,下支架至少具有两个与上减振斜侧面一一对应平行的下减振斜侧面,每个侧部减振器件的两个相对的减振面分别与相应的上减振斜侧面和下减振斜侧面贴合固定。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器模组和缓冲减振结构。本技术中倾斜设置的侧部减振器件可以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缓冲吸振,极大的提高了整体减振效果;可提高了整个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付松,魏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