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9958发布日期:2023-12-06 19:0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用于铅带侧弯的快速检测。


背景技术:

1、目前宽带侧弯检测办法为截取一定长度铅带,先测量铅带宽度a,在将铅带一边靠在一条档条上,再测量铅带另一边到档条的最远的距离b,b-a的值即为铅带侧弯数值c。

2、这种检测方法需人工判定铅带哪一点到档条的距离最远,效率低,误差较大,无法准确测量铅带侧弯数值。而铅带侧弯数值过大,则会造成后续板栅制造工序卡机、不良品增多,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快速检测铅带侧弯情况和提升检测准确性的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包括底板、上挡条和下档条;所述上挡条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下档条可相对上挡条平行移动的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下档条与底板之间设有紧固机构。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上挡条一端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侧档条;所述上挡条与侧档条垂直;所述下档条的一端与侧档条抵接。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上挡条、下档条和侧档条均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挡条。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下档条的安装位的底板上设有与上挡条垂直的条形移动滑槽或间隔分布的定位孔;所述下档条通过翼型螺丝安装在该移动滑槽上,或者通过螺纹杆和卡扣安装在该定位孔上。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移动滑槽为对称分布的两条移动滑槽。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上挡条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螺丝为对称分布的四个螺丝。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侧档条通过第二螺丝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二螺丝为对称分布的二个螺丝。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底板为矩形底板。

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由底板、上挡条和下档条构成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中,上挡条固定在底板上,下档条可相对上挡条平行移动的连接在底板上,下档条与底板之间设有紧固机构,因而在测量铅带侧弯数值时,可根据所生产的铅带宽度a和侧弯标准c,调节下档条与上档条之间的距离为a+c,然后通过紧固机构将下档条固定在底板上,然后取铅带样品,放入上档条与下档条之间,如能顺利放入,则铅带侧弯检测合格,反之就不合格。

13、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快速检测铅带侧弯情况、提升检测准确性和适应不同宽度铅带侧弯检测的特点,主要用于铅带侧弯数值的快速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包括底板(1)、上挡条(2)和下档条(3);所述上挡条(2)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下档条(3)可相对上挡条(2)平行移动的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下档条(3)与底板(1)之间设有紧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挡条(2)一端的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侧档条(4);所述上挡条(2)与侧档条(4)垂直;所述下档条(3)的一端与侧档条(4)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挡条(2)、下档条(3)和侧档条(4)均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挡条。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档条(3)的安装位的底板(1)上设有与上挡条(2)垂直的条形移动滑槽或间隔分布的定位孔;所述下档条(3)通过翼型螺丝(11、12)安装在该移动滑槽上,或者通过螺纹杆和卡扣安装在该定位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滑槽为对称分布的两条移动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挡条(2)通过第一螺丝(5~8)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螺丝(5~8)为对称分布的四个螺丝。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侧档条(4)通过第二螺丝(9、10)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螺丝(9、10)为对称分布的二个螺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3、5、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1)为矩形底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名称为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铅带侧弯检测工装。属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铅带侧弯检测办法存在效率低、误差较大和无法准确测量铅带侧弯数值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底板、上挡条和下档条;所述上挡条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下档条可相对上挡条平行移动的连接在底板上;所述下档条与底板之间设有紧固机构。本技术具有能快速检测铅带侧弯情况、提升检测准确性和适应不同宽度铅带侧弯检测的特点,主要用于铅带侧弯数值的快速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彭荣耀,付豪,邓国强,袁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