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5234发布日期:2024-04-18 17:29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测,具体是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


背景技术:

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若勘察工作不到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将揭露出来,即使上部构造的设计、施工达到了优质也不免会遭受破坏。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活动都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地质条件又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同的效应。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是按照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性态的影响,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以及地基处理等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提交处岩土工程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决策性具体建议,并提出基础、边坡等工程的设计准则和岩土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意见,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对岩土层进行勘测的时候,从而就需要用到地质岩土厚度勘测工具,对于裸露在外的岩土厚度进行测量时常使用皮尺进行,但是对于凹凸不平的断面皮尺难以保持直线度,另外对于高度较高的位置进行测量时不方便,在户外测量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其解决了上述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包括基尺杆、副尺杆、螺纹套筒、补偿弹簧、塞板、肋条,所述基尺杆内设有向一端敞口的内腔供所述副尺杆滑动设置于内,所述补偿弹簧插装于所述基尺杆内且所述补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尺杆的内底壁及插装于所述基尺杆内的所述副尺杆的端部相抵,所述副尺杆上固定设有副尺刻度线,所述基尺杆上远离所述副尺杆的一端外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套筒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插板,所述插板内固定设有供所述塞板插装于内的插腔,所述副尺杆上远离所述基尺杆的一端固定设有衔头,所述衔头外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上螺纹连接设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上插装设有所述塞板,所述塞板上焊接固定设有衔尺且所述衔尺的上端面与所述塞板之间焊接固定设有肋条。

4、优选的,所述塞板上嵌装固定设有两个锁定磁吸块,且所述锁定磁吸块的上下端面与所述塞板的上下端面平齐,所述锁定磁吸块的上下端面与所述插腔的内壁相抵并相互吸附。

5、优选的,所述基尺杆的内壁设有沉孔,所述沉孔沿所述基尺杆的轴线间隔固定设置,所述沉孔内装填有润滑脂。

6、优选的,所述副尺杆的内部设有空腔,且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设有肋板,所述肋板以所述副尺杆的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

7、优选的,所述基尺杆的上端面设有内嵌孔,在所述内嵌孔内嵌装固定设有磁吸圈,所述磁吸圈的上端面与所述基尺杆的端面平齐,所述衔头可与所述磁吸圈相吸附。

8、优选的,所述基尺杆的前端固定设有指示板,且在所述指示板上开设有贯穿式的对齐视孔供观测所述副尺刻度线。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一个所述衔尺的前端抵在岩层的缝隙或横截断面上然后通过压缩所述基尺杆和所述副尺杆的距离将另一个所述衔尺的前端插入岩层的另一端缝隙或横截断面上即可快速得到岩层的厚度,便于单手操作,相比现有的卷尺更方便测量较高位置的岩层。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尺杆(10)、副尺杆(13)、螺纹套筒(12)、补偿弹簧(22)、塞板(19)、肋条(21),所述基尺杆(10)内设有向一端敞口的内腔供所述副尺杆(13)滑动设置于内,所述补偿弹簧(22)插装于所述基尺杆(10)内且所述补偿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尺杆(10)的内底壁及插装于所述基尺杆(10)内的所述副尺杆(13)的端部相抵,所述副尺杆(13)上固定设有副尺刻度线(14),所述基尺杆(10)上远离所述副尺杆(13)的一端外部设有第二外螺纹(11),所述螺纹套筒(12)与所述第二外螺纹(11)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套筒(12)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插板(17),所述插板(17)内固定设有供所述塞板(19)插装于内的插腔(18),所述副尺杆(13)上远离所述基尺杆(10)的一端固定设有衔头(15),所述衔头(15)外设有第一外螺纹(16),所述第一外螺纹(16)上螺纹连接设有螺纹套筒(12),所述螺纹套筒(12)上插装设有所述塞板(19),所述塞板(19)上焊接固定设有衔尺(20)且所述衔尺(20)的上端面与所述塞板(19)之间焊接固定设有肋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板(19)上嵌装固定设有两个锁定磁吸块(30),且所述锁定磁吸块(30)的上下端面与所述塞板(19)的上下端面平齐,所述锁定磁吸块(30)的上下端面与所述插腔(18)的内壁相抵并相互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尺杆(10)的内壁设有沉孔(23),所述沉孔(23)沿所述基尺杆(10)的轴线间隔固定设置,所述沉孔(23)内装填有润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尺杆(13)的内部设有空腔(28),且所述空腔(28)的内壁固定设有肋板(29),所述肋板(29)以所述副尺杆(13)的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尺杆(10)的上端面设有内嵌孔(24),在所述内嵌孔(24)内嵌装固定设有磁吸圈(25),所述磁吸圈(25)的上端面与所述基尺杆(10)的端面平齐,所述衔头(15)可与所述磁吸圈(25)相吸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尺杆(10)的前端固定设有指示板(26),且在所述指示板(26)上开设有贯穿式的对齐视孔(27)供观测所述副尺刻度线(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质岩厚度勘测结构,本技术包括基尺杆、副尺杆、螺纹套筒、补偿弹簧、塞板、肋条,基尺杆内设有向一端敞口的内腔供副尺杆滑动设置于内,补偿弹簧插装于基尺杆内且补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基尺杆的内底壁及插装于基尺杆内的副尺杆的端部相抵,副尺杆上固定设有副尺刻度线,基尺杆上远离副尺杆的一端外部设有第二外螺纹,螺纹套筒与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本技术通过将一个衔尺的前端抵在岩层的缝隙或横截断面上然后通过压缩基尺杆和副尺杆的距离将另一个衔尺的前端插入岩层的另一端缝隙或横截断面上即可快速得到岩层的厚度,便于单手操作,相比现有的卷尺更方便测量较高位置的岩层。

技术研发人员:郭宪艳,李树巍,徐剑,杨艺,沈跃军,江会昌,殷学成,史艳华,王忠权,蒋天华,马舒文,刘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