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贴标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0934发布日期:2024-02-09 12:1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贴标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秤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贴标秤。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自动化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称重系统在功能、精度、智能化、性价比等方面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电子秤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其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传感器)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电子显示仪表)三部分组成。

2、目前,现有的贴标秤在使用时显示屏的高度为固定的,不适合不同身高的员工进行观察,实用性不佳,并且由于地基或者桌板的缘故,装置在放置时有可能出现向某一侧倾斜,物品放置在托盘上会向倾斜的一侧滚动,导致所秤物体的重量不准确,一般都是通过在秤体底部垫上板材,进而使秤体达到平稳,操作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贴标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贴标秤,包括秤体,所述秤体的顶面设置有托盘,所述秤体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壁的底面轴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上端螺纹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下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连接框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轴承套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秤体表面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套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下端面轴承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上端活动套接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秤体正面的左侧设置有贴标出口,所述秤体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按键。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管表面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螺纹管前侧,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活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框顶面的前侧。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板的数量为四块,每两块所述支撑底板为一组,两组所述支撑底板分别设置在秤体的左右侧,每组两块所述支撑底板成前后对称设置。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开口,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中部活动套接在活动开口内,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上端通过活动开口延伸至连接框外部,所述连接框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框后侧靠近顶部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活动套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弧形开口,所述固定块通过弧形开口活动套接在转动杆表面的后端,所述弧形开口内固定连接有摩擦垫,所述固定块的顶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固定块的顶面固定连接。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线缆保护管,所述线缆保护管的数目为两根,上侧所述线缆保护管表面的上端与支撑台的右侧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线缆保护管由上到下依次首位穿插套接,下侧所述线缆保护管的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秤体后侧的右侧。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表面的后端固定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与摩擦垫相配合。

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连接框、螺纹杆、螺纹管、支撑台、显示器、从动锥齿轮、转动杆、主动锥齿轮的设置,可以使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螺纹管上下移动,调节显示器的高度,从而将显示器调节到适合员工观察的高度,提升可装置的实用性。

11、2、通过连接块、调节螺栓、支撑底板、防滑垫、第一限位杆的设置,可以将秤体较低的一侧抬起,使得秤体的达到平稳的效果,无需在秤体底部垫上板材,操作较为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贴标秤,其特征在于,包括秤体,所述秤体的顶面设置有托盘,所述秤体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壁的底面轴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上端螺纹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下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连接框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轴承套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秤体表面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套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下端面轴承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上端活动套接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秤体正面的左侧设置有贴标出口,所述秤体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按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贴标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表面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螺纹管前侧,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活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框顶面的前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贴标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的数量为四块,每两块所述支撑底板为一组,两组所述支撑底板分别设置在秤体的左右侧,每组两块所述支撑底板成前后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贴标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开口,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中部活动套接在活动开口内,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上端通过活动开口延伸至连接框外部,所述连接框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贴标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框后侧靠近顶部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活动套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弧形开口,所述固定块通过弧形开口活动套接在转动杆表面的后端,所述弧形开口内固定连接有摩擦垫,所述固定块的顶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固定块的顶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贴标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线缆保护管,所述线缆保护管的数目为两根,上侧所述线缆保护管表面的上端与支撑台的右侧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线缆保护管由上到下依次首位穿插套接,下侧所述线缆保护管的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秤体后侧的右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贴标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表面的后端固定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与摩擦垫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贴标秤,包括秤体,所述秤体的顶面设置有托盘,所述秤体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壁的底面轴承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的上端螺纹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通过连接框、螺纹杆、螺纹管、支撑台、显示器、从动锥齿轮、转动杆、主动锥齿轮的设置,可以使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螺纹管上下移动,调节显示器的高度,从而将显示器调节到适合员工观察的高度,提升可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连接块、调节螺栓、支撑底板、防滑垫、第一限位杆的设置,可以将秤体较低的一侧抬起,使得秤体的达到平稳的效果,无需在秤体底部垫上板材,操作较为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林基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洋溢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