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1067发布日期:2023-11-18 01:3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识别设备,尤其涉及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1、新能源电池是利用新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的新型汽车电池,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采用新能源电池作为汽车的驱动能源。新能源电池在使用一定年限后性能难免会有下降,用户若选择更换新的电池,对旧的新能源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就十分重大,不仅可以避免旧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实现对资源的重复利用。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98667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自动识别装置,该申请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通过固定柱安装在底座上方,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送带,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引导装置、设置在顶板上的检测装置、设置在底座上靠近传送带运动末端的执行装置,上述申请的优点是能够自动识别新旧电池并把新旧电池进行分类。

2、但是,上述设计存在不足之处,其对电池识别分类的依据仅依靠电流传感器判断电池内部是否有电流,电池在长时间时候后若存在重大隐患会发生膨胀的现象,电池的表面也可能会产生裂纹,上述设计无法根据电池的特性进行多步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自动识别装置,其对电池识别分类的依据仅依靠电流传感器判断电池内部是否有电流,电池在长时间时候后若存在重大隐患会发生膨胀的现象,电池的表面也可能会产生裂纹,上述设计无法根据电池的特性进行多步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缺点,而提出的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包括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底座上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一传动辊,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辊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辊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底座上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二传动辊,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辊上传动设置有同一个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辊固定设置;

4、所述第一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第一底座上固定安装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视觉识别仪与两个第二视觉识别仪,所述u型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电流传感器与导电片,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设置有两个齿条,所述齿轮与两个所述齿条相啮合,两个所述齿条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中的一个所述连接座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两个所述连接座中的另一个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相适配,所述第一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单片机。

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视觉识别仪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视觉识别仪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有供电模块的输出端。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焊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座,所述齿条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导向座内。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挡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相适配。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齿条位于相对应的所述矩形孔内。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供电模块为本设备进行供电,单片机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转动使两个第一传动辊转动,第一传送带传动新能源电池移动,第二挡板对新能源电池的位置进行调整,在新能源电池移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二视觉识别仪对其进行扫面识别,当新能源电池移动到指定位置时第一电机被关闭,第二气缸被启动,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带动电流传感器向下移动,导电片与新能源电池的正负极接触,电流传感器对新能源电池内的电流进行识别,识别完成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向上移动,第一传送带带着新能源电池继续移动,当新能源电池移动到指定位置时第三电机被启动,齿轮与两个齿条相啮合两个连接座相互靠近,定位板对新能源电池进行夹持定位,第三气缸被启动,定位板带动新能源电池向上移动,然后第四电机被启动使两个定位板对新能源电池进行旋转,第一视觉识别仪与第二视觉识别仪对新能源电池进行细致的扫描并将扫描到的信息传递至单片机;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第一传送带带动新能源电池继续移动,单片机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判断是否需要单独分类,当需要分类时单片机会启动第一气缸与第二电机,使推板推动新能源电池并通过第二传送带进行输送;

1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不仅可以依靠电流传感器判断电池内部是否有电流,还可以识别电池表面是否存在裂纹膨胀的现象,可以根据电池的特性进行多步判断,分类更加细致,使用效果好。



技术特征:

1.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觉识别仪(1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视觉识别仪(13)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电流传感器(15)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单片机(25)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2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机(18)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电机(22)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气缸(9)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气缸(14)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气缸(16)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25)的输入端连接有供电模块(26)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7)的顶部固定焊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座,所述齿条(20)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导向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挡板(8),所述第二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挡板(7),两个所述第一挡板(7)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二挡板(8)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上开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齿条(20)位于相对应的所述矩形孔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新能源电池自动识别装置,涉及自动识别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自动识别装置,其对电池识别分类的依据仅依靠电流传感器判断电池内部是否有电流,电池在长时间时候后若存在重大隐患会发生膨胀的现象,电池的表面也可能会产生裂纹,上述设计无法根据电池的特性进行多步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设置。本技术设计合理,不仅可以依靠电流传感器判断电池内部是否有电流,还可以识别电池表面是否存在裂纹膨胀的现象,可以根据电池的特性进行多步判断,分类更加细致,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市创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