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4088发布日期:2023-10-14 15:0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试工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1、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在充电使用时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对充电桩进行测试排查。

2、现有的充电桩用测试工装,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1744974.7,名称为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的实用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属于充电桩测试领域。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包括:移动箱,所述移动箱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测试设备本体,所述测试设备本体设置在移动箱内;折弯板,所述折弯板转动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折弯杆,所述折弯杆设置在折弯板靠近测试设备本体的一端,所述折弯杆上对称设置有转轮;用于固定折弯板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移动箱上;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保证操作时设备高度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设备载体的体积且方便携带,同时有效的解决了对多个设备进行测试时多次开关设备箱的不便。

3、上述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测试设备本体位置只能提升到有限的高度,在对充电桩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使用者经常的弯腰查看测试设备上面的数据,时间长容易导致使用者腰背酸痛,影响工作效率,不利于使用。

4、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测试设备,还包括:

4、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5、多组定位槽,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内;

6、滑动环,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滑动环与测试设备连接;

7、定位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环内,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槽相匹配;

8、定位弹簧,套接在所述定位杆上,所述定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滑动环连接。

9、为了便于对测试设备进行收纳,避免损坏,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与测试设备相匹配。

10、为了便于对收纳后的测试设备进行一定的保护,优选地,所述收纳箱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收纳箱内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板连接。

11、为了便于对测试设备的安装,优选地,所述测试设备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动环固定连接。

12、为了便于对测试设备的收纳,优选地,所述收纳箱上设有空口,所述空口与连接杆相匹配。

13、为了便于移动,优选地,所述收纳箱上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底座底部连接有万向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与滑动环的设置,在使用的时候,能通过滑动环带动测试设备进行移动,便于使用者根据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高度,无需使用者进行弯腰对测试设备进行查看,便于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1)、测试设备(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收纳箱(3),所述收纳箱(3)与测试设备(4)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01),所述收纳箱(3)内连接有挤压弹簧(302),所述挤压弹簧(302)的另一端与滑动板(3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动环(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3)上设有空口,所述空口与连接杆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3)上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底座(1)底部连接有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属于测试工装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充电桩测试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测试设备,还包括: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多组定位槽,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内;滑动环,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滑动环与测试设备连接;定位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环内,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槽相匹配;本技术通过固定杆与滑动环的设置,在使用的时候,能通过滑动环带动测试设备进行移动,便于使用者根据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高度,无需使用者进行弯腰对测试设备进行查看,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穆轶,吴凌鸿,陈宝,施卿,朱春杨,乔志远,刘思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嘉成新能源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