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试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8921发布日期:2023-10-06 10:3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束试漏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空气预热器检测,尤其涉及一种管束试漏器。


背景技术:

1、锅炉在运行时可产生烟气,烟气具有一定高温,可以通过空气预热器将进入锅炉前的空气预热。空气预热器是一种用于提高锅炉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的装置。

2、电站锅炉的空气预热器具有大量管束,依靠管束进行热交换,在长期接触烟气的工况下,管束容易受到侵蚀而泄漏,管束较长且密集,泄漏点常受到遮挡,还由于管壁的泄漏点一般会出现锈层,判断管束是否泄漏并确定漏点较困难。管束中单管两端没有可密封连接的结构,目前通常通过风机进行检查,即由管束一端向单管内送风,通过漏风点判断管束是否存在泄漏点,能耗大且效率低,检测结果不准确且容易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束试漏器,以解决空气预热器管束泄漏点检测能耗大且效率低,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管束试漏器,包括测试器和封堵器;

3、测试器包括三通管和第一密封件,三通管的第一端设有出气嘴,所述出气嘴的直径小于三通管的直径,第一密封件呈圆台形,所述出气嘴由第一密封件的大径端向小径端穿过第一密封件,第一螺母与所述出气嘴螺纹配合,并将第一密封件固定在第一螺母和三通管之间,三通管的第二端依次与针型阀和宝塔接头相连,三通管的第三端设有压力表;

4、封堵器包括杆状架和第二密封件,杆状架上设有轴肩结构,第二密封件呈圆台形,杆状架的一端由第二密封件的大径端向小径端穿过第二密封件,第二螺母与杆状架螺纹配合,并将第二密封件固定在第二螺母和所述轴肩结构之间;

5、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小径端分别压入所述管束中任一管的两端进行封堵,宝塔接头与气源通过软管相连。

6、进一步的,杆状架的另一端设有手柄。

7、进一步的,手柄为圆杆形手柄,杆状架与手柄的中部相连,手柄的两端分别设有手柄球。

8、进一步的,第一密封件为聚氨酯密封件。

9、进一步的,第一密封件的大径端直径为65mm,第一密封件的小径端直径为25mm,第一密封件的厚度为47mm。

10、进一步的,三通管为三分三通管,所述出气嘴的外径为10mm,所述出气嘴的内径为6mm。

11、进一步的,第二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相同。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工作时,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小径端分别压入所述管束中任一检测管的两端进行封堵,宝塔接头与气源通过软管相连,通过气源(气泵,空气压缩机)向检测管中加0.2mpa气压,通过压力表的示值判断管壁是否有漏点,如果压力表的示值能够稳定保持在0.2mpa,则可以证明检测管的管壁无漏点,如果压力表的指针无动作或不能稳定保持在0.2mpa,则可以断定检测管有漏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检测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的管束直观不易看到的漏点,通过压力反馈能准确现体出来,操作简便,以圆台形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圆锥面对检测管管口进行封堵,仅进行插拔即可完成封堵和拆卸,检测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束试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器(1)和封堵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束试漏器,其特征在于:杆状架(21)的另一端设有手柄(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束试漏器,其特征在于:手柄(24)为圆杆形手柄,杆状架(21)与手柄(24)的中部相连,手柄(24)的两端分别设有手柄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束试漏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件(15)为聚氨酯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束试漏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件(15)的大径端直径为65mm,第一密封件(15)的小径端直径为25mm,第一密封件(15)的厚度为4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束试漏器,其特征在于:三通管(13)为三分三通管,所述出气嘴(17)的外径为10mm,所述出气嘴(17)的内径为6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束试漏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件(22)与第一密封件(15)相同。


技术总结
一种管束试漏器,属于空气预热器检测技术领域,本技术为了解决空气预热器管束泄漏点检测能耗大且效率低,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包括测试器和封堵器;测试器包括三通管和第一密封件,三通管的第一端设有出气嘴,出气嘴上第一密封件,三通管的第二端依次与针型阀和宝塔接头相连,三通管的第三端设有压力表;封堵器包括杆状架和设置在杆状架一端的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呈圆台形,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小径端分别压入所述管束中任一管的两端进行封堵,宝塔接头与气源通过软管相连,通过气源向检测管中加压,通过压力表的示值判断管壁是否有漏点,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清,佟贵龙,吴乐雷,林志强,孟胜军,佟贵林,王艳红,高雪,滕志勇,王志亮,刘宏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能源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