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摸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6134发布日期:2023-09-02 18:5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光纤摸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纤检测,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摸查设备。


背景技术:

1、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低、中继距离长、绝缘、抗电磁干扰性能强、抗腐蚀能力强、抗辐射能力强、可绕性好、无电火花、泄露小、保密性强等优点,被普遍应用于服务器及海底信号传输行业。

2、通常使用光纤摸查设备对光纤的漏光功率进行测量,以测量连接损耗、检验连续性、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等。

3、现有技术中,该光纤摸查设备对待测光纤夹持时夹持行程是固定的,从而在夹持不同外径的光纤时,容易出现夹持不稳固的问题,造成检测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摸查设备,旨在通过旋钮控制活动件的活动行程,从而活动件与固定部可以对不同外径的光纤稳定夹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纤摸查设备,所述光纤摸查设备包括壳体、活动件、旋钮、螺杆以及检测装置;其中,

3、所述壳体设有固定部,所述活动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仅可相对所述壳体滑动,所述活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固定部共同夹持待测光纤,以使待测光纤至少部分弯曲,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固定部共同释放待测光纤;

4、所述旋钮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旋钮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旋钮螺纹连接;

5、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光纤被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固定部夹持后弯曲位置的漏光信号。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旋钮与所述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旋钮一端的外周壁设置有限位凸起,以与所述安装孔一侧的孔缘抵接,所述旋钮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限位部,所述旋转限位部与所述安装孔另一侧的孔缘抵接,所述旋转限位部供握持旋转所述旋钮。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活动件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动件的运动路径。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活动通道,以形成所述导向结构,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过线通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过线通道与所述活动通道连通设置,所述过线通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活动通道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9、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主体和夹持部,所述活动主体与所述活动通道配合,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活动主体朝向所述过线通道的一侧,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活动通道面向所述夹持部的内壁面,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过线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夹持部共同夹持待测光纤,以使得待测光纤至少部分弯曲。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通道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活动主体朝向所述限位通道的表面设置有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凸起伸入所述限位通道并与所述限位通道间隙配合。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面对所述夹持部的表面呈凹型弧面设置,所述夹持部面对所述固定部的表面呈凸型弧面设置。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通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有向所述第二侧延伸的第一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限位凸部与所述活动通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凸部与所述第二侧间隔设置;

13、所述第二侧设有向所述第一侧延伸的两第二限位凸部,两所述第二限位凸部均与所述活动通道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二限位凸部均与所述第一侧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二限位凸部在所述第二方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的两侧,两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主体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活动通道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导向孔间隙配合。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过线通道的方向贯穿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活动主体在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活动主体背对所述过线通道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还与所述让位孔对位设置。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固定部,所述活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与对应的固定部共同夹持对应的待测光纤,以使对应的待测光纤至少部分弯曲;或者,

17、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固定部,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主体和多个夹持部,所述活动主体活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各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活动主体朝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各所述夹持部与对应的固定部共同夹持对应的待测光纤,以使对应的待测光纤至少部分弯曲。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和/或所述活动件采用abs材料或pps材料或碳纤维材料制成。

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光纤摸查设备中设置旋钮和螺杆控制活动件的活动行程,该活动件活动安装于壳体且仅可相对壳体滑动,该活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与固定部共同夹持待测光纤,以使待测光纤至少部分弯曲,该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与固定部共同释放待测光纤;该旋钮转动安装于壳体,该旋钮部分外露于壳体,该螺杆的一端与活动件固定连接,该螺杆的另一端与旋钮螺纹连接;该检测装置设于壳体,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光纤被活动件和固定部夹持后弯曲位置的漏光信号。如此设置,一方面通过驱动旋钮正转或反转便可控制活动件的运动方向,在旋钮不受外力驱动时不会转动从而使得活动块稳定的位于指定位置,另一方面通过转动旋钮调节活动件的行程,从而使得活动件与固定部可以对不同外径的光纤稳定夹持,进而提高光纤摸查设备的检测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摸查设备包括壳体、活动件、旋钮、螺杆以及检测装置;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旋钮与所述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旋钮一端的外周壁设置有限位凸起,以与所述安装孔一侧的孔缘抵接,所述旋钮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限位部,所述旋转限位部与所述安装孔另一侧的孔缘抵接,所述旋转限位部供握持旋转所述旋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活动件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动件的运动路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活动通道,以形成所述导向结构,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过线通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过线通道与所述活动通道连通设置,所述过线通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活动通道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通道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活动主体朝向所述限位通道的表面设置有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凸起伸入所述限位通道并与所述限位通道间隙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面对所述夹持部的表面呈凹型弧面设置,所述夹持部面对所述固定部的表面呈凸型弧面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通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设有向所述第二侧延伸的第一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限位凸部与所述活动通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凸部与所述第二侧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主体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活动通道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导向孔并与所述导向孔间隙配合。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主体在远离或靠近所述过线通道的方向贯穿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活动主体在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活动主体背对所述过线通道的一侧,所述检测装置还与所述让位孔对位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固定部,所述活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与对应的固定部共同夹持对应的待测光纤,以使对应的待测光纤至少部分弯曲;或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摸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活动件采用abs材料或pps材料或碳纤维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光纤摸查设备,该光纤摸查设备包括壳体、活动件、旋钮、螺杆以及检测装置;其中,壳体设有固定部,活动件活动安装于壳体且仅可相对壳体滑动,活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与固定部共同夹持待测光纤,以使待测光纤至少部分弯曲,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与固定部共同释放待测光纤;旋钮转动安装于壳体,旋钮部分外露于壳体,螺杆的一端与活动件固定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与旋钮螺纹连接;检测装置设于壳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光纤被活动件和固定部夹持后弯曲位置的漏光信号。如此设置,通过转动旋钮调节活动件的行程,从而使得活动件与固定部可以对不同外径的光纤稳定夹持,进而提高光纤摸查设备的检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闫佐辉,李英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勘(广州)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