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表壳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新型筒状水表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8177发布日期:2023-10-14 11:4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表壳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新型筒状水表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表壳加工,具体地说是一种水表壳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新型筒状水表壳。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水表壳生产技术领域中,传统的水表壳铸造工艺,因存在环境问题及产品材料对用水影响问题,现已被慢慢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不锈钢水表生产工艺。在现有的不锈钢水表壳工艺中,装载水表表芯的壳体通常是采用两个对称的半壳体对焊而成,该壳体采用对焊加工方式加工,存在焊接应力变形问题,同时,焊接时需要首先对两个半壳体进行夹持定位,其操作繁琐,导致该壳体的焊接加工效率低,继而影响了后续整个水表壳的加工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表壳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新型筒状水表壳,该水表壳组件采用拉伸成型工艺加工而成,成品为一体式构件,加工效率高且成型质量高,继而利于提高整个水表壳的加工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表壳组件,包括竖直筒状壳体,所述竖直筒状壳体为不锈钢材料,所述竖直筒状壳体为一体式拉伸成型构件,在所述竖直筒状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一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

3、一种新型筒状水表壳,包括上述水表壳组件,该筒状水表壳还包括中间挡圈、大口螺纹挡圈、锥形进水管、锥形出水管,所述中间挡圈设置在所述竖直筒状壳体内,且中间挡圈将竖直筒状壳体分为上空间区域和下空间区域,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下空间区域相贯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上空间区域相贯通,所述大口螺纹挡圈设置在所述竖直筒状壳体上部的缩口外侧,所述锥形进水管和锥形出水管均设置在所述竖直筒状壳体的侧壁上,所述锥形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相贯通,所述锥形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相贯通,在所述锥形进水管和锥形出水管的外端部均固定设置一螺纹接头。

4、优选地,所述锥形进水管和锥形出水管均为一体式拉伸成型构件。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加单,加工制造便利;水表壳组件采用拉伸成型工艺实现生产制造,相比较于传统的焊接加工工艺,其不仅成型质量高且加工效率也高,从而可提高水表壳的加工效率;锥形进水管和锥形出水管同样采用拉伸成型工艺加工而成,其加工效率及成型质量也高,从而也利于提高水表壳的加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表壳组件,其特征是,包括竖直筒状壳体,所述竖直筒状壳体为不锈钢材料,所述竖直筒状壳体为一体式拉伸成型构件,在所述竖直筒状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一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

2.一种新型筒状水表壳,其特征是,包括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表壳组件,该筒状水表壳还包括中间挡圈、大口螺纹挡圈、锥形进水管、锥形出水管,所述中间挡圈设置在所述竖直筒状壳体内,且中间挡圈将竖直筒状壳体分为上空间区域和下空间区域,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下空间区域相贯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上空间区域相贯通,所述大口螺纹挡圈设置在所述竖直筒状壳体上部的缩口外侧,所述锥形进水管和锥形出水管均设置在所述竖直筒状壳体的侧壁上,所述锥形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相贯通,所述锥形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相贯通,在所述锥形进水管和锥形出水管的外端部均固定设置一螺纹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筒状水表壳,其特征是,所述锥形进水管和锥形出水管均为一体式拉伸成型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给出了一种水表壳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新型筒状水表壳,该组件包括竖直筒状壳体,竖直筒状壳体为一体式拉伸成型构件,在竖直筒状壳体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一进水口和出水口;该新型筒状水表壳包括竖直筒状壳体、中间挡圈、大口螺纹挡圈、锥形进水管、锥形出水管,中间挡圈设置在竖直筒状壳体内,大口螺纹挡圈设置在竖直筒状壳体上部的缩口外侧,锥形进水管和锥形出水管均设置在竖直筒状壳体的侧壁上,锥形进水管与进水口相贯通,锥形出水管与出水口相贯通,在锥形进水管和锥形出水管的外端部均固定设置一螺纹接头。该组件采用拉伸成型工艺加工而成,成品为一体式构件,加工效率高且成型质量高,继而利于提高整个水表壳的加工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铸峰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