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6235发布日期:2024-01-23 10:5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


背景技术:

1、活塞式压力测压装置又称为静重式压测装置,是利用流体静力平衡原理及帕斯卡定律工作的测压装置。流体静力平衡是通过作用在活塞系统的力值与传压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相平衡实现的。

2、活塞系统由活塞和阀体组成,二者形成极好的动密封配合。活塞的有效面积是已知的,当已知的力值作用在活塞一端时,活塞另一端的传压介质会产生与已知力值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与该力相平衡。由此,可以通过作用力值和活塞的有效面积计算得到系统内传压介质的压力。

3、现有的超高压测压装置采用液压油作为传压介质,其测压上限一般难以超过1200mpa,难以满足某些特殊领域的超高压测压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包括阀体、低压活塞、高压活塞及低压压力表,其中:

3、阀体内设有低压阀腔、高压阀腔、液压腔、测压孔及施压孔,其中,高压阀腔位于低压阀腔的下方并与低压阀腔相通,液压腔位于低压阀腔的上方并与低压阀腔相通,低压阀腔的孔径大于高压阀腔的孔径,测压孔设置在液压腔的上方并与液压腔相通,施压孔设置在低压阀腔的下方并与低压阀腔相通;

4、低压活塞设置在低压阀腔内并能沿低压阀腔上下滑动;

5、高压活塞设置在高压阀腔内并能沿高压阀腔上下滑动,高压活塞的上端向上穿入至低压阀腔内并抵接在低压活塞的底部;

6、液压腔内充满液性塑料;

7、低压压力表设置在阀体的顶部,低压压力表的测量端向下穿入至测料孔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内还设置有位于液压腔边侧并与液压腔相通的加压孔;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加压孔内的加压杆。

9、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加压孔相通的排气孔,排气孔内设有排气阀。

10、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活塞与高压阀腔的内壁间的间隙为0.003~0.01mm,高压阀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高压活塞抵接的第一o型密封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低压阀腔的孔径为高压阀腔的孔径的5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低压阀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抵压活塞抵接的第二o型密封圈。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还保证设置在施压孔下端的密封紫铜垫。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测压孔与液压腔的连接处的表封垫。

15、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为分体式结构,阀体包括下阀体及上阀体,上阀体可移除地连接在下阀体上,低压阀腔、高压阀腔及施压孔设置在下阀体上,液压腔和测压孔设置在上阀体上。

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阀体和下阀体经压紧螺栓连接。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采用液性塑料作为传压介质,其能够大幅度提升测压上限,从而满足1200mpa以上的超高压测压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包括阀体、低压活塞、高压活塞及低压压力表,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液压腔边侧并与所述液压腔相通的加压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加压孔相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有排气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活塞与所述高压阀腔的内壁间的间隙为0.003~0.01mm,所述高压阀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高压活塞抵接的第一o型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阀腔的孔径为所述高压阀腔的孔径的5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阀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抵压活塞抵接的第二o型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还保证设置在所述施压孔下端的密封紫铜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测压孔与所述液压腔的连接处的表封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阀体包括下阀体及上阀体,所述上阀体可移除地连接在所述下阀体上,所述低压阀腔、所述高压阀腔及所述施压孔设置在所述下阀体上,所述液压腔和所述测压孔设置在所述上阀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经压紧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式超高压测压装置,包括阀体、低压活塞、高压活塞及低压压力表,其中:阀体内设有低压阀腔、高压阀腔、液压腔、测压孔及施压孔,其中,高压阀腔位于低压阀腔的下方并与低压阀腔相通,液压腔位于低压阀腔的上方并与低压阀腔相通,低压阀腔的孔径大于高压阀腔的孔径,测压孔设置在液压腔的上方并与液压腔相通,施压孔设置在低压阀腔的下方并与低压阀腔相通;低压活塞设置在低压阀腔内并能沿低压阀腔上下滑动;高压活塞设置在高压阀腔内并能沿高压阀腔上下滑动,高压活塞的上端抵接在低压活塞的底部;液压腔内充满液性塑料;低压压力表设置在阀体的顶部。本技术采用液性塑料作为传压介质,其满足1200Mpa以上的超高压测压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黄铁军,金兆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威海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