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80351发布日期:2023-12-14 12:5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芯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将软包电芯加工完毕后往往需要对其保护效果以及绝缘性能进行检测,但现有的检测设备没有防护效果或者防护效果较差,在对软包电芯进行测验时往往难以对软包电芯进行保护,导致当软包电芯出现不合格甚至破裂的情况时很可能对周围检测人员造成伤害,且容易对设备以及环境造成破坏,导致软包电芯的检测存在缺陷以及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包括机壳,还包括:

3、测试箱,固定在所述机壳上、用于容纳软包电芯,所述测试箱设有开口和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的密封盖;

4、抽气机构,与所述测试箱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对所述测试箱抽气。

5、优选地,所述抽气机构为设在所述机壳第一侧内部的第一风机,所述机壳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侧部外壁固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风机连通。

6、优选地,所述测试箱的第一侧的侧部外壁固定有收集盒、内壁设有第一吸气罩,所述测试箱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侧部内壁设有第二吸气罩,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收集盒连通,所述过滤箱上端还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第一吸气罩和第二吸气罩连通。

7、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与所述测试箱的第一侧通过销轴铰接,且位于铰接处的所述密封盖一侧和所述测试箱之间设有导向机构。

8、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杆和导向管,且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导向管均设为弧形结构,所述导向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密封盖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管内,所述导向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收集盒上、且与所述收集盒连通。

9、优选地,所述测试箱底壁固定有用于放置所述软包电芯的活塞盘。

10、优选地,还包括抽取所述活塞盘内部的空气的、设在所述机壳内的第二风机,且所述第二风机通过吸附管与所述活塞盘的下表面连通。

11、优选地,所述机壳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有支脚组件,每对应两个支脚组件均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第二风机另一侧的吸气口连通,且所述抽气管的端部通过三通管与其中一个连接管连通。

12、优选地,所述支脚组件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表面与所述机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两侧均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下表面连通有定位吸盘。

13、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下表面边缘处固定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形状与所述测试箱上方边框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测试箱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为钢化玻璃窗。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5、(1)该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通过设置第一风机、测试箱、导向机构、过滤箱、第一吸气罩和第二吸气罩,当该设备在对软包电芯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测试箱的密封盖则会处于开启的状态,若出现软包电芯失效时则需要快速启动该设备的紧急按钮,此时第一风机启动,由于第一风机持续运行,使得过滤箱会通过第二导管抽取第一吸气罩和第二吸气罩内的气体,且随着测试箱内部空气的流失,导致测试箱内缺少可以燃烧的氧气,从而避免了出现失效的软包电芯出现明火甚至发生爆炸的问题,解决了因软包电芯失效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还避免了因软包电芯不合格或失效而导致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该测试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16、(2)该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通过设置第二风机、活塞盘和定位吸盘,通过启动第二风机的方式抽取活塞盘内部的空气,使得活塞盘内部处于负压的状态,从而实现对软包电芯的初步固定,且在第二风机运行的过程中定位吸盘内的气体则会沿着抽气管同步进入第二风机内部,同理,则会实现对该设备位置的固定,使得该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对软包电芯进行固定,同时,可以对该设备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在测试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情况,进而对该设备检测软包电芯数据的准确性起到了保障的效果。

17、(3)该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通过设置过滤箱,使得在通过第一风机抽取测试箱内部的气体时,失效的软包电芯往往会掉出部分杂质,杂质随着空气进入过滤箱内部后则会被保留在过滤箱内,避免因杂质的进入而对第一风机造成失效,进而提高了该测试设备的使用寿命。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机构为设在所述机壳第一侧内部的第一风机,所述机壳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侧部外壁固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风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箱的第一侧的侧部外壁固定有收集盒、内壁设有第一吸气罩,所述测试箱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侧部内壁设有第二吸气罩,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收集盒连通,所述过滤箱上端还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第一吸气罩和第二吸气罩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与所述测试箱的第一侧通过销轴铰接,且位于铰接处的所述密封盖一侧和所述测试箱之间设有导向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杆和导向管,且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导向管均设为弧形结构,所述导向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密封盖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管内,所述导向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收集盒上、且与所述收集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箱底壁固定有用于放置所述软包电芯的活塞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取所述活塞盘内部的空气的、设在所述机壳内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通过吸附管与所述活塞盘的下表面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底部四个角处均固定有支脚组件,每对应两个支脚组件均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第二风机另一侧的吸气口连通,且所述抽气管的端部通过三通管与其中一个连接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组件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表面与所述机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两侧均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下表面连通有定位吸盘。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下表面边缘处固定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形状与所述测试箱上方边框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测试箱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为钢化玻璃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设备,包括机壳,还包括:测试箱,固定在所述机壳上、用于容纳软包电芯,所述测试箱设有开口和用于打开或关闭开口的密封盖;抽气机构,与所述测试箱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对所述测试箱抽气。如此,先将软包电芯放置在测试箱内,然后通过抽气机构对测试箱抽气,且随着测试箱内部空气的流失,导致测试箱内缺少可以燃烧的氧气,从而避免了出现失效的软包电芯出现明火甚至发生爆炸的问题,解决了因软包电芯失效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还避免了因软包电芯不合格或失效而导致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该测试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龙,黎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国轩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