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6700发布日期:2024-01-16 11:3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螺头加热管检测,尤其涉及一种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螺头加热管在生产中,法兰与测温管和发热管的焊接处要求不得有气体渗漏,水加热管的电热元件有效长度必须全部侵入液体中使用,不可以加热气体或者固体,为增大其使用寿命,水加热管的电热元件必须严格密封。

2、密封性检测方法通常是由人工对加热管法兰位置进行密封加压后浸水通过观看法兰处气泡的方式,实现对加热管法兰的密封及检测工作,操作过程效率较低,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用于解决密封性检测操作过程效率较低,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

2、一种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气密室及对置于气密室上的施压组件,所述气密室的中部设置有环绕布置的若干检测放置口,所述气密室的一侧设置有通过支撑台进行支撑的覆盖组件,所述覆盖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导轨、固定板、施压板及固定柱,所述施压板滑动于所述支撑台的内侧,并在其中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检测放置口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固定柱为两组对置于所述施压板上,所述固定板滑动安装在两组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第二气缸安装于所述支撑台一侧,其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导轨为两组对置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侧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

3、所述气密室的上端面两侧位于所述施压组件的下方对置安装有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接引板及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为两组对置于所述气密室上,所述接引板安装于两组所述接引板的输出端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螺头加热管定位并进行密封性检测。

5、所述施压组件包括支撑架、液压缸、底座、第一连杆、铰接片、第二连杆、连接轴及调节丝杠,所述支撑架,所述液压缸可活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部,所述底座为两组对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所述铰接片和第一连杆分别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部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铰接片的另一端处,所述连接轴安装于两组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部之间,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杠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螺头加热管封在施压板与检测放置口对应位置处,防止后续施加液体流出。

7、所述施压板为水平状态设置,且施压板的宽度与两组所述引导组件槽口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施压板稳定平移。

9、所述固定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施压板通过所述引导组件向下移动时的最大距离。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施压板横移过后,向下移动将螺头加热限位。

11、所述接引板的中心点与支撑架的中心点在同一竖截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施压板施压,保证螺头加热管封在施压板与检测放置口对应位置处,不会有施加的液体流出。

13、本实用新型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覆盖组件,驱动第二气缸推动固定板,带动施压板从支撑台全部移动而出,并推送至接引板处,驱动第一气缸拉动接引板,带动施压板向下移动对气密室上放置的螺头加热管边缘处进行施压,使施压板可以对检测放置口定位,从通孔处注入一定量的水,并启动气密室工作,使其内部充气,观察通孔处注入的水是否产生气泡,无产生气泡则螺头加热管密封性能良好,有气泡产生,则螺头加热管密封性不合格,便于对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

15、2、通过设置固定柱,施压板横向移动后,进入接引板中会通过第一气缸向下移动,为保证施压板在检测完螺头加热管气密性后,可以通过第二气缸拉回原位置,按照上述固定柱设置即可使施压板通过固定柱始终与固定板有连接关系,进而通过第二气缸拉回原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气密室(1)及对置于气密室(1)上的施压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室(1)的中部设置有环绕布置的若干检测放置口(2),所述气密室(1)的一侧设置有通过支撑台(5)进行支撑的覆盖组件,所述覆盖组件包括第二气缸(6)、导轨(7)、固定板(8)、施压板(9)及固定柱(10),所述施压板(9)滑动于所述支撑台(5)的内侧,并在其中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检测放置口(2)一一对应的通孔(901),所述固定柱(10)为两组对置于所述施压板(9)上,所述固定板(8)滑动安装在两组所述固定柱(10)上,所述第二气缸(6)安装于所述支撑台(5)一侧,其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导轨(7)为两组对置于所述第二气缸(6)的两侧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8)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3)包括支撑架(301)、液压缸(302)、底座(303)、第一连杆(304)、铰接片(305)、第二连杆(306)、连接轴(307)及调节丝杠(308),所述支撑架(301),所述液压缸(302)可活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01)的上端部,所述底座(303)为两组对置于所述支撑架(301)的两侧,所述铰接片(305)和第一连杆(304)分别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底座(303)上,所述第二连杆(306)的下端部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304)和所述铰接片(305)的另一端处,所述连接轴(307)安装于两组所述第二连杆(306)的上端部之间,所述液压缸(302)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轴(307)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杠(308)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304)远离所述底座(303)的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板(9)为水平状态设置,且施压板(9)的宽度与两组所述引导组件(4)槽口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0)的高度大于所述施压板(9)通过所述引导组件(4)向下移动时的最大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引板(401)的中心点与支撑架(301)的中心点在同一竖截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螺头加热管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气密室及对置于气密室上的施压组件,所述气密室的中部设置有环绕布置的若干检测放置口。本技术通过设置覆盖组件,驱动第二气缸推动固定板,带动施压板从支撑台全部移动而出,并推送至接引板处,驱动第一气缸拉动接引板,带动施压板向下移动对气密室上放置的螺头加热管边缘处进行施压,使施压板可以对检测放置口定位,从通孔处注入一定量的水,并启动气密室工作,使其内部充气,观察通孔处注入的水是否产生气泡,无产生气泡则螺头加热管密封性能良好,有气泡产生,则螺头加热管密封性不合格,便于对螺头加热管密封性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章显红,刘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西玛特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