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检测台及汽车轮毂强度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36132180发布日期:2023-11-22 20:2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检测台及汽车轮毂强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轮毂检测,具体为一种支撑检测台及汽车轮毂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轮毂在使用或维修时,需要进行强度的检测,而现有的检测装置需要先对轮毂进行吊装,才能进行支撑检测。

2、常见的检测装置多为电机驱动的转动轴,将轮毂套接安装在转动轴上,进而实现检测,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轮毂吊装至转轴上,再进行轮毂在转轴上的固定安装,导致检测安装的过程繁琐,且在对轮毂检测过程中,需要保持轮毂内部空心,进一步造成轮毂安装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检测台及汽车轮毂强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支撑检测台,所述检测台包括:

4、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滑动安装有支撑座,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气囊,所述升降气囊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侧架,所述侧架的前端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四组气动伸缩杆,四组所述气动伸缩杆的端部均设置有支撑气囊,安装块的后侧竖直设置有u形管,所述气动伸缩杆和升降气囊均连通u形管的一端,u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延伸管,延伸管中竖直滑动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下端设置有贴合延伸管内壁的活塞。

5、优选的,所述侧架轴承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安装块固定套接在转轴上。

6、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前端设置有端板,所述转轴的端部通过轴承盖固定安装在端板上。

7、优选的,所述侧架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压杆设置为伸缩杆结构,压杆的上端固定在安装架上。

8、优选的,所述侧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耳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贯穿插接在耳座上。

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收纳槽,收纳槽中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端部连接支撑座,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正对安装块的弧槽。

10、优选的,所述气动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气囊固定粘接在固定块上。

11、一种汽车轮毂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上述的支撑检测台。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u形管、气动伸缩杆和升降气囊的配合,通过对u形管的一端挤压,从而同步驱动侧架上升,气动伸缩杆延伸,使得轮毂被四组伸缩杆支撑固定并转动安装,同时利用升降气囊的充气,使得轮毂悬空,便于进行圆周角度的调节,达到切换竖直方向角度的目的,切换后,通过单向释压,使得轮毂重新落在支撑座上进行强度挤压检测,大大便捷了检测的安装和调节,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3)轴承转动安装有转轴(7),所述安装块(18)固定套接在转轴(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8)的前端设置有端板(6),所述转轴(7)的端部通过轴承盖固定安装在端板(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撑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3)上设置有安装架(17),所述压杆(13)设置为伸缩杆结构,压杆(13)的上端固定在安装架(1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撑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耳座(16),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定位杆(15),所述定位杆(15)滑动贯穿插接在耳座(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撑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收纳槽(11),收纳槽(11)中设置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端部连接支撑座(4),支撑座(4)的上端设置有正对安装块(18)的弧槽(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支撑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伸缩杆(8)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支撑气囊(9)固定粘接在固定块(10)上。

8.种汽车轮毂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检测台。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轮毂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支撑检测台及汽车轮毂强度检测装置,安装块的后侧竖直设置有U形管,气动伸缩杆和升降气囊均连通U形管的一端,U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延伸管,延伸管中竖直滑动有压杆,压杆的下端设置有贴合延伸管内壁的活塞,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U形管、气动伸缩杆和升降气囊的配合,通过对U形管的一端挤压,从而同步驱动侧架上升,气动伸缩杆延伸,使得轮毂被四组伸缩杆支撑固定并转动安装,同时利用升降气囊的充气,使得轮毂悬空,便于进行圆周角度的调节,达到切换竖直方向角度的目的,切换后,通过单向释压,使得轮毂重新落在支撑座上进行强度挤压检测,大大便捷了检测的安装和调节,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明,徐朝军,徐文凯,吴金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