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4003发布日期:2023-11-23 00:1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密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社会生产全面迈向工业化的今天,大量产品均进行批量化生产,而针对部分实际使用中涉及利用部件内气压的产品,在生产完毕后需要提前进行气密检测。所述气密检测指与气密性相关,或需要充足的气密性为前提的工作,如对气阀进行排气速度检测或对气泵进行再启动电压检测等。

2、以血压计为例,在使用血压计时,将袖带固定在测试者的臂膀上,血压计内的控制器控制其内部的气泵和电磁气阀,通过气嘴,对袖带夹层内的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测量被测试者的血压。如果袖带夹层内的气囊、或者电磁气阀的阀芯、气泵等器件异常,则气密等参数不合格,可能导致血压测量结果不准确。

3、因此,需要对袖带夹层内的气囊、电磁气阀的阀芯、或者气泵等待测产品的气密等参数进行检测,以快速的检测出这些主要器件的异常,减少血压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但现有技术中对产品气密的检测,通常由多台独立的气密检测仪完成,多台气密检测仪需要单独操控,控制流程繁琐,系统集成度低导致检测效率低,此外,每台气密检测仪均具有独立的供气气源,而供气气源在工作时经常处于高压状态,多个分散独立的气源会增加系统整体的管理难度,降低系统的安全性。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集成度高、控制方便且安全性高的气密检测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密检测装置集成度低导致检测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主机及检测从机;

3、所述检测主机包括供气组件及至少一个从机接入阀;所述供气组件通过所述从机接入阀为所述检测从机供气;

4、所述检测从机包括并联的多条检测支路;所述检测支路包括启闭气阀、支路气压检测组件、支路气缸、气缸阀及预留端口;

5、所述启闭气阀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从机接入阀;所述启闭气阀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预留端口与所述气缸阀,并通过所述气缸阀连接所述支路气缸;

6、所述支路气压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气缸阀与所述启闭气阀之间的气压。

7、可选地,在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支路还包括工作指示灯。

8、可选地,在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从机还包括抽检支路;

9、所述抽检支路与所述检测支路并联;所述抽检支路包括抽检阀与抽检气缸;

10、所述抽检阀的第一端与对应的从机接入阀连接,所述抽检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抽检气缸连接。

11、可选地,在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从机包括多条所述抽检支路;

12、不同的抽检支路对应的抽检气缸的容量不同。

13、可选地,在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气源、充气阀与储气装置;

14、所述气源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充气阀与所述储气装置的进气端相连;

15、所述储气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从机接入阀相连。

16、可选地,在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主机还包括主机放气阀;

17、所述主机放气阀与所述储气装置的出气端相连,且与所述从机接入阀并联。

18、可选地,在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主机还包括储气气压检测组件;

19、所述储气气压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充气阀与所述储气装置之间。

20、可选地,在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从机包括从机放气阀;

21、所述从机放气阀与所述检测支路并联。

22、可选地,在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从机包括多个相互并联且精度不同的从机放气阀。

23、可选地,在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支路还包括预留气阀;

24、所述启闭气阀通过所述预留气阀连接至所述预留端口。

2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主机及检测从机;所述检测主机包括供气组件及至少一个从机接入阀;所述供气组件通过所述从机接入阀为所述检测从机供气;所述检测从机包括并联的多条检测支路;所述检测支路包括启闭气阀、支路气压检测组件、支路气缸、气缸阀及预留端口;所述启闭气阀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从机接入阀;所述启闭气阀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预留端口与所述气缸阀,并通过所述气缸阀连接所述支路气缸;所述支路气压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气缸阀与所述启闭气阀之间的气压。本实用新型通过单一检测主机,实现了对不定数的检测从机的供气,而单个检测从机又包括多条检测支路,也即大大提升了单一供气气源对应的检测端口数量,提高了对供气气源的集成度,方便进行危险区域管理,提升了装置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主机及检测从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支路还包括工作指示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从机还包括抽检支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从机包括多条所述抽检支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气源、充气阀与储气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主机还包括主机放气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主机还包括储气气压检测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从机包括从机放气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从机包括多个相互并联且精度不同的从机放气阀。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支路还包括预留气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气密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主机及检测从机;所述检测主机包括供气组件及至少一个从机接入阀;所述供气组件通过所述从机接入阀为所述检测从机供气;所述检测从机包括并联的多条检测支路;所述检测支路包括启闭气阀、支路气压检测组件、支路气缸、气缸阀及预留端口;所述启闭气阀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从机接入阀;所述启闭气阀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预留端口与所述气缸阀,并通过所述气缸阀连接所述支路气缸;所述支路气压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气缸阀与所述启闭气阀之间的气压。本技术提高了对供气气源的集成度,方便进行危险区域管理,提升了装置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俞金洋,宋智超,张洪鑫,张靓,孙强,白康,李思尧,方保和,邸桂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