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3624发布日期:2023-11-06 19:4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辐射测量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


背景技术:

1、国际温标规定,用黑体辐射的光谱辐射亮度来复现温度。黑体辐射源作为测定红外测温仪的仪器,在辐射测温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且,黑体辐射源在遥感、测温、红外加热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随着红外技术和探测器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涌现出大量的低温辐射温度计,其最低测量温度可以达到-80~100℃从而对它们进行检定或校准的相应的黑体辐射源也大量增加。现有技术是给黑体辐射空腔体或者辐射面降温或者升温,但是在低于室温的时候,黑体辐射空腔体里的空气在低温下容易出现的结霜、结露和雾气现象等问题,导致校准时出现极大的误差,准确度不高,所以一般都是通过高压氮气进行腔体内扫射阻止空气进入黑体辐射空间。

2、经过检索申请号201821449307.x公布了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的氮气吹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壁和壳体外壁的外围空间设有环形氮气腔,所述环形氮气腔设有氮气输入孔,所述环形氮气腔与通孔之间通过圆台形的氮气输出孔连接,所述氮气输出孔由外围的环形氮气腔向中部的通孔方向倾斜;校准红外测温仪的过程,打开通孔中氮气出口,此时同时接通氮气直接往外界圆周的斜向圆心的通孔吹扫,形成一个封闭的氮气帘,有效地隔绝外界空气进入,确保校准过程不会产生结露、结霜或雾气。

3、但是上述方案中,高压氮气在释放冲入辐射腔内部时,其本身就是低温,在氮气充满辐射腔之前,就会造成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污染辐射腔表面,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能够保证内部干燥,避免内部气体在冷却氮气冲入内部时造成内部未排除的空气凝成水珠。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包括黑体辐射源本体,所述黑体辐射源本体内部开设有辐射空腔,所述黑体辐射源本体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开口与有辐射空腔内部连通,所述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黑体辐射源本体的右侧安装有氮气输入机构,所述氮气输入机构的输出部分别与两个导管连通。

4、所述氮气输入机构包括高压氮气罐、第一输出管、第一调节阀第二输出管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输出管的一端与高压氮气罐输出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管的另一端与底部的导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固定安装至第一输出管上,所述第二输出管的一端与高压氮气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的另一端与顶部的导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导流腔的内部,所述第二调节阀固定安装至第二输出管上。

5、通过顶部的导管4在内部形氮气风墙,避免在低温测试时内部空气结霜,并且通过将氮气的进出口分开,两个开孔配合两个导管4一进一出形成稳定气流,避免内部形成乱流造成气压不稳。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顶部的所述导管的内部开设有导流腔和多个斜导槽,所述斜导槽的一端与导流腔连通,所述斜导槽的另一端与导管内部连通。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输出管上安装有常温加热器,所述第一输出管上安装有释压阀,所述释压阀位于常温加热器与高压氮气罐之间。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导管的直径相等,且底部所述的导管的外端为封闭状态。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斜导槽远离黑体辐射源本体的一端朝向导管的中间倾斜且同时朝向导管的外端。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本方案通过氮气输入机构上的常温加热器配合释压阀使用,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避免内部气体在冷却氮气冲入内部时造成内部未排除的空气凝成水珠,保证内部干燥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包括黑体辐射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黑体辐射源本体(1)内部开设有辐射空腔(2),所述黑体辐射源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开口(3)与有辐射空腔(2)内部连通,所述开口(3)上固定连接有导管(4),所述黑体辐射源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氮气输入机构(5),所述氮气输入机构(5)的输出部分别与两个导管(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其特征在于:顶部的所述导管(4)的内部开设有导流腔(41)和多个斜导槽(42),所述斜导槽(42)的一端与导流腔(41)连通,所述斜导槽(42)的另一端与导管(4)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输入机构(5)包括高压氮气罐(51)、第一输出管(52)、第一调节阀(53)第二输出管(54)和第二调节阀(55),所述第一输出管(52)的一端与高压氮气罐(51)输出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管(52)的另一端与底部的导管(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53)固定安装至第一输出管(52)上,所述第二输出管(54)的一端与高压氮气罐(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54)的另一端与顶部的导管(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54)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导流腔(41)的内部,所述第二调节阀(55)固定安装至第二输出管(5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管(52)上安装有常温加热器(521),所述第一输出管(52)上安装有释压阀(522),所述释压阀(522)位于常温加热器(521)与高压氮气罐(5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管(4)的直径相等,且底部所述的导管(4)的外端为封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槽(42)远离黑体辐射源本体(1)的一端朝向导管(4)的中间倾斜且同时朝向导管(4)的外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黑体辐射源,包括黑体辐射源本体,所述黑体辐射源本体内部开设有辐射空腔,所述黑体辐射源本体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开口与有辐射空腔内部连通,所述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黑体辐射源本体的右侧安装有氮气输入机构,所述氮气输入机构的输出部分别与两个导管连通。该技术通过黑体辐射源本体作为装置主体,在装置开启使用腔,开启氮气输入机构,将氮气恒压常温输出,对辐射空腔内部的空气进行排空充满氮气,并且通过顶部的导管在内部形氮气风墙,以避免在低温测试时内空气结霜,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避免内部气体在冷却氮气冲入内部时造成内部未排除的空气凝成水珠,保证内部干燥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奇,熊丽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凯尔文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