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8880发布日期:2023-11-29 22:3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


背景技术:

1、燃气轮机作为现如今应用较广的先进发电技术,在机组运行中主要存在压气机中的空气压缩、燃烧室中的燃气加热、透平中的燃气膨胀以及燃气轮机排气在大气中的放热这四个过程。压气机吸入空气压缩达到一定压力后同天然气燃料混合、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具有一定压力的高温燃气进入透平,通过静、动叶片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后经扩散段排出。排气扩散段温度控制器按照有效的温度设定值来调节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该控制器通过调节燃料量将燃气轮机的进口温度限制在允许范围内。机组联合循环运行工况下,排气扩散段温度控制器通过机组协调控制器激活,在一定的负荷范围内使燃气轮机排气温度与锅炉及汽轮机温升裕度需求相匹配。由于受制造工艺及高温限制,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没有温度测点、燃烧室内温度不能直接测量,实际温度控制是通过排气扩散段温度进行间接实现的。燃烧时燃气膨胀过程中以及燃烧后排气在大气放热过程中的温度测量都与排气扩散段热电偶有关,故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变得尤为重要。。

2、目前温度元件在排气扩散内按照6等分的方式安装,每一处安装1支外部带约2米护套的热电偶。热电偶测量导体部分略高于护套,这样设计安装的初衷是在确保高温环境下精准测量烟气温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地延长元件寿命。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温度测量元件外壳与护套之间存在间隙,又长期受到燃气轮机高温排气的影响,导致元件外壳和护套之间相互碰撞而产生磨损,在经年累月后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

2、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其组成包括:护套和热电偶测量元件,所述的热电偶测量元件插入到护套内,且热电偶测量元件端部伸出护套端部,所述的护套的顶部插入有防磨套,所述的防磨套由插筒和凸起平台组成,且凸起平台与护套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防磨套的插筒部分插入到套筒内,所述的热电偶测量元件穿过防磨套的插孔。

4、所述的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所述的防磨套的插孔直径为10.5mm。

5、所述的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所述的防磨套的凸起平台的直径为20mm。

6、所述的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所述的防磨套采用316不锈钢材质。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解决元件外壳和护套间相互碰撞而产生磨损的问题,继而有效延长元件寿命。

9、2.本实用新型防磨套通体采用316不锈钢材质,热电偶测量元件耐磨的同时又不易生锈腐蚀,防磨套顶部凸起平台部分的设计则有利于防磨套固定于热电偶测量元件和卡套之间不易掉落,通过加装的防磨套将测温元件及其护套整体起到固定、防磨损及定位的作用。

10、3.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热电偶元件定位、降低热电偶外壳磨损、提高元件寿命、降低测定缺陷率,提高机组稳定性等特点,同时改善了安装工艺,弥补原有安装工艺不足。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其组成包括:护套和热电偶测量元件,所述的热电偶测量元件插入到护套内,且热电偶测量元件端部伸出护套端部,其特征是:所述的护套的顶部插入有防磨套,所述的防磨套由插筒和凸起平台组成,且凸起平台与护套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防磨套的插筒部分插入到套筒内,所述的热电偶测量元件穿过防磨套的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磨套的插孔直径为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磨套的凸起平台的直径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磨套采用不锈钢的防磨套。


技术总结
一种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目前温度元件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温度测量元件外壳与护套之间存在间隙,又长期受到燃气轮机高温排气的影响,导致元件外壳和护套之间相互碰撞而产生磨损。一种防止燃机排气扩散段温度元件外壳过度磨损的装置,其组成包括:护套(1)和热电偶测量元件(2),热电偶测量元件插入到护套内,且热电偶测量元件端部伸出护套端部,护套的顶部插入有防磨套(3),所述的防磨套由插筒(4)和凸起平台(5)组成,且凸起平台与护套顶端固定连接,防磨套的插筒部分插入到套筒内,热电偶测量元件穿过防磨套的插孔(6)。本技术应用于燃气轮机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周银飞,饶培峰,沈松,张千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华电奉贤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